
理财档案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刘丽琴)随着2025年上半年,C-REITs(中国境内发行的公募REITs)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同期涨幅远超大盘及其他基金品类。有着“永续现金流”逻辑的公募REITs,特别是产权类REITs,正成为机构资金的增配标的,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是否还有投资机会?
被称为1000元(上交所上市的REITs场内最低认购门槛是1000元)就可以实现“包租公”“包租婆”梦想的C-REITs投资,是一种低门槛投资不动产的工具,收益主要来自强制分红政策的分派率以及交易差价。
上半年,C-REITs表现抢眼。截至6月30日,今年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环比上涨14.13%,中证REITs(收盘)指数上涨11.11%。目前,全市场68只C-REITs中67只上涨。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作为国债资产配置跟股票权益性资产配置中间的一个有效补充,相对稳定的分派率和投资收益,让机构的投资资金开始追逐C-REITs的份额。
投资者需要关注底层资产质量与现金流状况,这是决定投资价值的关键。
戴德梁行广州估价及顾问服务部主管及董事何肇烜表示,相比特许经营权类C-REITs,产权类的C-REITs才具有永续现金流的概念。目前已经发行的底层资产类别里主要有产业园、仓储物流、保障房和消费基础设施4类。其中,消费类REITs当前表现亮眼,上市以来综合收益近90%,仅2025年就录得综合收益34.1%。
操作指南
场内场外均可认购
需避免高溢价买入
公众投资者参与REITs认购,一般是通过场内(即平常的股票交易系统)基金—基金认购进行认购,需要提前开通基础设施基金交易权限。也可以通过场外渠道(如代销的基金公司)认购,但一般通过场内认购比较方便,获得配售后上市时可以直接卖出。REITs上市后,交易价格实行涨跌幅限制,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为30%,非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为10%。
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卖时,需避免高溢价买入。还需留意流动性风险,部分产品交易可能不活跃。同时,要理性看待价格波动,不盲目跟风,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坚持长期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