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茅峡水库工程效果图。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浩宇)记者昨日获悉,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此前已批复清远市黄茅峡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这一重大水利工程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拟建的黄茅峡水库位于清远市英德市大湾镇下游6公里处。工程主要由泄水闸、电站厂房、船闸、鱼道和两岸连接坝等组成。水库总库容5.62亿立方米,防洪库容5.47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45米,工程估算总投资135亿元。
据悉,黄茅峡水库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完善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减轻广州、佛山等地防洪压力,提升连江中下游河段的防洪能力,改善连江通航条件和下游灌溉条件,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防洪韧性。
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黄茅峡水库工程等别为Ⅱ等大(2)型,工程建成后,将有力完善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削减石角站洪峰流量1000~1600立方米每秒,减轻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及清远市防洪压力,减少飞来峡库区内的临时滞洪区启用概率,将连江中下游大湾、连江口镇、浛洸、西牛、水边镇防洪能力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黄茅峡水库还承担着航运、发电、灌溉及调节水资源分布等多重功能,建成后将为北江中下游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工程装机容量50兆瓦,预计年均可输出约15665万千瓦时绿色电能,有效提升区域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同步建成Ⅳ级航道体系,将500吨级船舶通航能力延伸至连江腹地,显著改善水运物流效率;可为规划建设的连江英德大型灌区提供12.04万亩的灌溉水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水利保障,形成集防洪调控、绿色发电、航运提质、农业增效于一体的综合性民生工程体系,有力助推当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
另外,黄茅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创新机制与科学规划,在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中也将实现多维突破。如通过抬田措施减少征地1.2万多亩,节约土地征收成本约50亿元,既保障耕地资源又降低工程投资压力,开创生态友好型水利建设新模式。
此外,工程还将立足水系、山体、建筑、路网等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空间造景,丰富节点设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活化利用商业街区,建设一批绿美人居示范点,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对于英德市大湾镇的居民来说,近期身边最大的变化,莫过于黄茅峡水库工程的有序推进。
黄茅峡水库带来新活力、新机遇,大湾人的生活也要大变样了。近期,英德市大湾镇邀请大湾商会成员、大湾籍企业家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举行座谈会,共商发展大计,特别提到要大力支持黄茅峡水库工程建设,推动大湾镇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