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划定水产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

广州日报 2025年05月28日 黄健源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健源)记者昨日获悉,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了《佛山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目标,佛山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水产养殖面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加强监测监管力度,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稳产保供、绿色发展和产业振兴的渔业高质量发展。

  禁养区:刚性保护生态红线

  佛山作为水产养殖大市,在推动渔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规划》明确划定了禁养区,面积达35857.25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9.44%,涵盖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港口航道等公共安全区域。

  禁养区的划定体现了佛山对生态红线的刚性保护。在管理措施上,禁养区内现有养殖项目将依法关停或搬迁,政府将给予养殖户相应的经济补偿,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同时,佛山将强化渔政执法与河长制巡查,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坚决防止非法养殖反弹,确保禁养区的生态安全。

  限养区:生态优先严控污染

  限养区是指资源承载力较弱,并关系到较大范围内生态安全,或环境污染、损害、破坏较严重并急需修复与恢复,不适合进行集中高强度开发或限制“水域滩涂养殖证”发放的区域。

  根据《规划》,限养区聚焦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域,面积达47046.85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2.38%。

  在限养区内,坚持生态优先,重在“限”而非“养”,合理控制养殖规模,鼓励现有养殖有序退出,对不合规项目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处理。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度,养殖活动须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办理相关环保手续,并确保水质达标,禁止使用不达标水源。养殖方式以生态型增殖为主,提倡粗放养殖,限制投饵施肥,禁止在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使用网箱、围栏养殖。严格控制污染排放,超标的依法处理,严禁向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排放污染物。

  养殖区:打造现代渔业标杆

  除禁养区、限养区之外的养殖水域滩涂为养殖区,包括池塘养殖区、水库养殖区、工厂化设施养殖区等。全市5个区共规划养殖区面积59249.82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5.60%,包括池塘养殖区、水库养殖区、滩涂养殖区及现状和规划的工厂化养殖区。

  在规划期内,全市规划池塘养殖面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土地政策、生态保护等进行动态调整,通过改善养殖水环境,推行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保障人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的需求。同时,优质品种养殖面积比例不断提高,以良种良法为支撑,提高鳜、大口黑鲈、尖塘鳢、黄颡鱼、罗氏沼虾等良种覆盖率。

  根据《规划》,佛山将推进全域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养殖池塘配套尾水综合处理设施进行高标准改造,实现连片养殖池塘进排水分离,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者循环使用,逐步建成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小区。通过建设省级示范性美丽渔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扩大绿色、健康、生态养殖模式覆盖范围。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FSA10佛山划定水产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 黄健源2025-05-28 2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