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公布2025年重点扬尘污染源名录 764个污染源精准管控

建筑工地扬尘源占比近八成

广州日报 2025年05月28日 黄健源

  《名录》中收录扬尘源764个。

  为贯彻落实《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有关工作要求,佛山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公布了《2025年全市重点扬尘污染源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对全市764个重点扬尘污染源实施“清单化”管理,涵盖建筑工地、城市道路、渣土消纳、水利工程等不同类型,并明确责任部门,为全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清晰的“作战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健源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精准定位污染源 让监管有了“靶心”

  扬尘污染,一直是城市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它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对市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此次公布的《名录》,涵盖了佛山市内多个区域的扬尘污染源,包括建筑工地、道路工程、工业堆场等不同类型。名录中详细列明了各个扬尘污染源的具体位置、责任单位以及所属区域,为精准监管提供了明确依据。

  在建筑工地方面,名录中涉及了多个正在进行的建设项目,如禅城区的南堤湾国瑞城项目二期、保利新汇花园商住项目等。这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一直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作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的责任部门,需加强对这些工地的监管,要求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如设置围挡、洒水降尘、车辆冲洗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排放符合标准。

  道路工程也是扬尘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名录》中提到了如季华路西延线工程、塘西大道三期及南延线工程等重要交通建设项目。

  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路面开挖、物料运输等原因,容易产生大量扬尘。交通运输部门作为责任部门,要加强对这些工程的扬尘管控,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扬尘产生,并及时对路面进行清扫和洒水,降低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域分布:南海区扬尘源占比超三成

  记者梳理发现,《名录》共有764个扬尘源,广泛分布于佛山各个区域和镇街,涵盖了多种类型,且由不同的责任部门负责监管治理。通过对这些扬尘源的分析,可以得出一幅清晰的扬尘污染分布图。

  从区域分布来看,佛山市扬尘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南海区、三水区和顺德区。其中,南海区的扬尘源数量最多,达到260个,占比约34.0%。这与南海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较大密切相关,大量的建筑工地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得扬尘污染源数量居高不下。紧随其后的是三水区,扬尘源数量为192个,占比约25.2%。三水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方面推进较快,扬尘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需要重点关注。

  顺德区的扬尘源数量为154个,占比约20.2%。顺德区工业发展较为发达,除了建筑工地外,工业堆场等扬尘源也不容忽视。作为佛山市的中心城区之一,禅城区的城市更新和商业开发项目较多,扬尘源数量为96个,占比约12.6%。尽管其扬尘源数量相对较少,但由于其人口密集、商业活动频繁,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同样重要。

  高明区的扬尘源数量相对较少,为58个,占比约7.6%,但该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方面也在不断推进,扬尘污染问题同样需要关注。此外,还有4个扬尘源为跨区项目,占比约0.5%,这些扬尘源涉及两个或多个区域,需要跨区域协作进行监管。

  在镇街方面,南海区的桂城街道以65个扬尘源位居首位,占总数的8.5%,紧随其后的是狮山镇(57个)和大沥镇(48个)。这些镇街通常是各区的经济中心或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集中了大量的建筑工地、商业开发项目以及工业生产企业,扬尘污染源类型多样,包括建筑工地、轨道交通工地、城市道路等,给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此外,三水区的云东海街道(47个)和乐平镇(40个)也面临着类似的扬尘污染问题。整体来看,扬尘源的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密切相关,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些重点区域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以改善空气质量和保障公众健康。

  类型分析:建筑工地扬尘源近600个

  从扬尘源类型来看,建筑工地扬尘源数量最多,共597个,占比约78.2%,是扬尘污染的主要来源。这反映出佛山市目前仍处于城市建设的高峰期,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导致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道路扬尘源有41个,占比约5.4%,随着城市道路建设和维护的不断进行,城市道路扬尘污染也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轨道交通工地扬尘源有36个,占比约4.7%,随着佛山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加速推进,轨道交通工地扬尘污染也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公路扬尘源有25个,占比约3.3%;渣土消纳扬尘源有13个,占比约1.7%;工程渣土扬尘源有11个,占比约1.4%;水利工程扬尘源有10个,占比约1.3%;市政供排水工程扬尘源有9个,占比约1.2%。

  记者留意到,不同类型的扬尘源在不同区域和镇街的分布也存在差异,建筑工地扬尘源在中心城区和经济发展活跃的镇街较为集中,而水利工程扬尘源则主要分布在河流等水域周边的镇街。

  部门回应:强化施工工地等扬尘源监管

  据了解,《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定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需定期分析城市大气颗粒物来源,并依据行业特征、气候条件和违规情况等因素,确定和公布重点扬尘污染源,以便加强监管和实施针对性治理措施,同时提高公众意识和社会监督,促进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根据《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分析城市环境大气颗粒物来源,并根据行业特点、气候环境、违法情形等条件,确定和公布重点扬尘污染源。被列为重点扬尘污染源的,应当设置自动监控设备,与市扬尘源污染防治监管信息系统联网,不得破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求由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

  “重点扬尘污染源名录的确定,有利于明确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每年牵头各部门,根据行业特点、环境条件、违法情形等确定和公布重点扬尘污染源名录。接下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继续履行扬尘污染防治统一监管责任,将扬尘污染防控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持续督促负有扬尘污染防治监管责任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强化施工工地等扬尘源监管,切实做好扬尘污染防控。

  他山之石

  杭州:利用人工智能治理扬尘污染

  在扬尘污染治理中,各地积累了不少经验。以杭州市为例,当地构建起“移动监测+AI分析+闭环治理”的智能管控体系,利用AI技术实现了扬尘污染的秒级预警、分钟级响应和小时级整改,显著提升空气质量。

  据了解,杭州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应用城市级大气移动监测AI大模型,将主城区细分为48000多个微网格单元,每小时处理超过50万组数据,使得污染源解析速度提升了300%以上。多源数据融合让模型能够快速定位扬尘高值点,已捕捉到4000余条扬尘问题,预警准确率超过95%,溯源成功率约为80%。借助“生态智卫”平台,发现的问题能够在24小时内100%闭环处置,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几小时内。2024年杭州市区PM10平均浓度同比减少了6.7%。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FSA10建筑工地扬尘源占比近八成 黄健源2025-05-28 2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