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 打造发展新高地

广州日报 2025年04月21日 陈旭佳

  亿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杨耀烨 摄)

  新质生产力是伴随技术革命性突破引致的颠覆性科技创新所形成的生产力新质态,是具有先发优势、领跑优势、技术优势的先进生产力形态。2025年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奋力建设经济更强、产业更优、能级更高的现代化新广州,特别强调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从战略导向看,培育发展广州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的重要内容与强大支撑,更是其进一步全面把握全球产业科技革命新风标、新势力、新趋势的长久之策与固本之举。故此,必须将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作为攸关城市发展大局的重点来抓,为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前进提供更加强劲的新动能。

  从时代意涵看,广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势能,既有稳增长的现实需求,更有标高追求的深层动力,是推动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科技革命为先导、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新产业形态为支撑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其蕴含的核心要义与逻辑理路,指明了当前广州以科技创新重塑城市全球竞争优势的前进方向和关键着力点,科学地回答了新质生产力如何激发高质量新动能,如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等重大理论问题。

  时来天地皆同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要充分认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势能在广州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打造迈向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抓,着力打通从原始创新突破到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一体路径,全力清理堵点、卡点、痛点和难点,不断夯实广州现代化建设的硬实力、硬支撑。

  从演进规律看,新质生产力的聚合功能,既是中心型世界城市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更是城市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所在。

  当前,中心型世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方面,特别注重从源头和底层解决技术难题,通过科学研究的首创性、突破性应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进而占据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如纽约、伦敦、东京、旧金山、新加坡等全球城市,利用各自优势,布局产业链、技术链和创新链,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的关键策源地。

  事实上,广州是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产业、创新、市场等基础优势明显。数据显示,广州的工业投资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三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26.4%、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0.4%,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全球首家“四证”齐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第一股均出自广州……一系列数据表明,新质生产力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正在不断提升。

  从策略路向看,要准确把握广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情况、新动向和新趋势,奋力打造新动能强劲澎湃、勇立时代潮头的活力之城。

  一是努力形成一批新质生产力原始创新成果。原始创新成果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素,更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依托。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例,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在其交互型多模态大模型、类脑神经元计算芯片、视听力三维立体感知、刚柔耦合仿生传动机构、多传感融合电子皮肤等前沿领域原始创新成果取得一系列标志性进展,促使人形机器人在语言处理、场景理解、运动控制等方面加速突破,成为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落地的重要驱动力。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在穗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和作用,采取科研众筹众包、难题招贤等方式,聚焦新质生产力重大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形成一批并跑领跑的原始创新成果,助力培育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实施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工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现象级”龙头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的关键所在。例如,去年以来,以深度求索(DeepSeek)、游戏科学(《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现象级龙头企业在一些城市快速崛起,成为了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

  下一步,在招引培育科技新贵企业方面,要学习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通过“引进一批、壮大一批、培育一批”,造就众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关键环节,具有产品、资本和技术输出能力的十亿级、百亿级龙头企业。同时,支持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上市,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制度化、直通式、定制式方式,全力协助企业解决股改、挂牌和上市过程中的项目审批、历史沿革、资产转让、税费减免以及产权确认等问题。

  三是推动科技成果改革向“先确权、后转化”转变。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之举、关键之为。例如,成都近年来率先推出“先确权、后转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极大提高了职务发明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抽屉”,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要借鉴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进经验,推动广州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向“先确权、后转化”方向转变,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由单纯的国有改变为单位、个人混合所有,通过技术要素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

  于一座城市而言,高质量发展成色是否更足,产业创新驱动力是否更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水平。广州要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以新质生产力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活力,真正将新质生产力转化成壮大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为“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本文为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骨干人才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A12聚焦新质生产力 打造发展新高地 陈旭佳2025-04-21 2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