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业开展五大行动

20条举措力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广州日报 2025年04月18日 蒋偲

  近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工商联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深圳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制定20条具体举措,从支持民营经济创新、畅通融资服务、优化融资增信、做好跨境金融、提升金融素养五个方面开展专项行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偲

  加大对人工智能等领域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通知》提出开展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围绕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聚焦重点群体,充分运用“股权+债权”多渠道资金,为民营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从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科技金融服务;加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两新”工作,激发企业更新换新动力。

  近年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发挥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引领示范作用,支持民营科技企业从“初创”到“腾飞”。截至2025年2月末,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1万亿元。

  为进一步推进金融资源有效触达“末端”民营小微企业,《通知》提出开展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畅通专项行动,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融资畅通工程等方式,“线下+线上”加强银企对接。持续健全“股贷债”多元化接力式民营经济融资服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按照监管合规指引,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民营企业融资接续服务,稳定民营经济资金链。

  据了解,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已累计完成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近25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共享,实现深圳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同时,债券市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力度持续加大。2025年一季度,深圳民营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规模211.59亿元,同比增长21.48%。

  近年来,深圳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推出首款质量融资增信产品“深质贷”,依托企业质量能力、资质等要素,帮助企业质量品牌的“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增信的“有形资产”。辖内银行已运用“深质贷”为112家企业授信超4.5亿元。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国资委等部门推出“跨越贷”,推动地方征信平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银行三方合作,发挥“征信画像+融资增信”作用,帮助更多“无贷户”跨越信贷可得边界。该举措正式推出两个月,已帮助17家“无贷户”企业获得贷款金额4880万元。

  累计为470家民营企业 办理跨境金融服务试点业务

  围绕民营企业在跨境贸易及投融资过程中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通知》提出开展民营企业跨境金融服务提升专项行动,重点聚焦“金融支持前海30条”、跨境贸易投融资高水平便利化试点等一揽子改革措施,进一步拓宽企业贸易收支结算便利化水平,用好企业跨境投融资试点政策,丰富跨境金融特色服务,满足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金融服务需求。

  据统计,深圳银行机构累计为470家民营企业办理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便利化试点业务,金额合计772.4亿美元。构建“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深圳试点企业合计达55家,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超1800家,业务规模达3200亿美元。在全国首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31家试点科技企业跨境融资金额约2.18亿美元。

  《通知》提出开展民营企业金融素养提升专项行动,发挥市工商联、各区工商联、街道、商会、行业协会等纽带作用,依托“金融驿站”“金融知识普及月”“跨境金融服务走进各区”等平台,进一步提高金融政策“能见度”。

  围绕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需要,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圳市工商联签署《“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系列行动”合作备忘录》。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市工商联“民企话坛”等平台,向民营企业家宣讲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及金融产品。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打造“跨境金融服务走进各区”特色金融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跨境金融银企对接服务活动,了解企业诉求,帮助出海企业及时获得针对性的配套综合金融服务。开发外汇政策一体化宣传平台“鹏城易汇”小程序,入驻100余位外汇专家,累计用户近1万人,企业好评率99%。

广州日报深圳新闻SZA720条举措力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蒋偲2025-04-18 2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