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免费提供保鲜袋。
记者调查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商店、超市、集贸市场等零售店铺、档口,不能提供免费一次性塑料袋。
然而,记者在中山市采访时发现,部分大型超市对此规定执行较为严格,但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袋的情况,仍存在于不少零售场所。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永涛
违规者可罚一万至十万元
近期,中山市商务局公布了对商务领域经营者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和报告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情况。执法人员到中山市港口镇天天喜客多百货商场进行检查,抽查内容包括“是否落实一次性塑料制品有偿使用规定;是否落实张贴、摆放或设置国家禁限使用规定标语或链接标识的情况;是否按要求依法按时报送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情况”。经现场检查,未发现中山市港口镇天天喜客多百货商场有关违法违规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2023年6月20日,《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上述抽查正是据此进行。《办法》规定:商务领域经营者未遵守国家禁限使用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部分商超仍提供免费塑料袋
记者在城区的盒马鲜生、BLT超市等看到,一次性塑料袋均需收费。盒马鲜生的服务人员在自助结账设备前提醒顾客付费,在中山本土大型连锁超市壹加壹收银台,收银员也会问顾客是否需要买塑料袋。
另外,记者在西区彩虹大道旁壹加壹超市里看到有保鲜袋免费提供给顾客,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同时,在附近的马得利西饼店、中智药店,购买物品时都会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在沙岗墟农贸市场,买菜免费提供塑料袋更为常见。
记者手记
共同努力减少“表演式”工作
今年年初,美的公司提出杜绝“表演式”工作,对开会、制作PPT等都有详细规定,得到一片叫好声。然而,“表演式”工作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如上述抽查,抽查的结果皆大欢喜,却与实际相去甚远。抽查属于《办法》明确要求的一项工作,全国都得执行,中山自然不能免例。一次抽查,需要出动执法人员、制作文书,还要打扰商家,但对实际工作促动不明显。
如何解剖一些“表演式”工作案例,从中得出杜绝“表演式”工作的措施,是我们做此报道的初衷。希望从上而下共同努力,先把日常工作当中的形式主义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