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市蓝星融合艺术团团员带来的演出。

“花房厨房”摊位上,“星青年”正在制作饮品。
上周末,在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的舞台上,11岁的孤独症少年小晨(化名),以自信灵动的姿态,指尖跳跃间演绎着《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钢琴曲。台下,他的父亲眼眶微红,脸上洋溢着满满的骄傲与欣慰。
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上周末,由团中山市委、中山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少工委指导,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市青少年社会工作指导中心主办的2025年“世界孤独症日”宣传活动暨中山市蓝星融合艺术团成立四周年公益嘉年华活动,在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举行。活动通过艺术展演、美术融合教育10周年成果展及体艺融合教育互动体验活动,为孤独症青少年搭建与社会对话的桥梁,呼吁公众以行动传递理解与温暖。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 通讯员张靖可、林鸿钦
融合为钥
叩响“星孩”尘封心门
自2015年起,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为中山市内的孤独症青少年免费开设美术融合课程,累计提供超过2200课时的美术融合公益课程,服务了近1.3万人次的孤独症青少年。在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大堂启动的“星梦启航”美术融合教育10周年成果展中,百余幅孤独症青少年的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从市井烟火到四季草木,每一个细节都被细腻地捕捉,静静地诉说着“星孩”的心声。
“当艺术成为爱的语言,孤独便有了出口。这些画作可能少一些技巧的修饰,更多的是视角的纯粹与童真。”孤独症青少年小乐(化名)的母亲看着孩子的获奖作品,满眼自豪。在艺术团学习绘画的小乐,曾凭借绘画作品《城市最美丽的风景线》,斩获“青少杯”中国青少儿书画摄影创作大赛特等奖。
画展旁设立的孤独症青少年体艺融合教育互动体验摊位,充满了欢声笑语,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点。双人合作摇响沙锤旋律,以浮水笔绘制自己的专属星星……当普通少年与“星孩”并肩欢笑游戏,集章兑换礼品时,“接纳”“融合”的种子已悄然生根。
小杰(化名)妈妈是一名孤独症孩子的妈妈,她会定期带着孩子参加类似的融合教育活动。她说,通过活动,看到义工家庭、其他志愿者家庭对孤独症家庭的帮助。“他们引导自己的小朋友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互动,一起游戏,不会存在排斥,我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接纳。”小杰妈妈说,“我们的小朋友感到很开心,他们真的很喜欢与正常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对我们家庭帮助很大。”
艺术为桥
铺就“星孩”闪耀舞台
为了让孤独症青少年享有学习艺术、走向艺术舞台的机会,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于2021年成立了广东省首个孤独症青少年艺术团——中山市蓝星融合艺术团。艺术团4年来累计开展非洲鼓、音乐、钢琴等公益艺术课程超1000课时,服务了近5000人次的孤独症青少年,为众多孤独症青少年享受优质艺术教育提供了机会与平台。
活动现场爱意流淌,艺术团团员们为观众带来了表演唱、乐器演奏、花样跳绳等精彩节目:如节奏动感的非洲鼓表演《我相信》、空灵陶笛独奏《世界赠予我的》、花样跳绳《加油鸭》等,都以跃动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蓬勃可能。
“对普通孩子来说简单的跳绳动作,对孤独症孩子却很难。从爬、跑、跳学起,每一个动作都是一次尝试。”孤独症青少年小毅(化名)的家长表示。小毅自2023年4月进入艺术团体适能班,从听不懂指令、难控身体,到历经8个月首次成功跳绳,再到如今独立上课、成绩突破,他的蜕变让许多孤独症青少年家长看到了希望。
社会为帆
共筑“星孩”融合航道
在孤独症青少年体艺融合教育互动体验活动中,有一个特别的“花房厨房”星青年摊位,摊位前香气氤氲、热闹非凡。这是由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孵化的中山市首个孤独症青年创业项目。
摊位上,孤独症青年小军(化名)熟练地将柠檬茶饮打包,稳稳递到顾客手中,从最初需要教师辅助沟通,到如今能独立完成接单、制作、打包全流程,这群“星青年”的蜕变令许多驻足者动容。简单互动背后,是从生存学习到自立之路的跨越。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自2017年起为孤独症青年提供图书管理员、咖啡师、工厂实践等职业体验及就业培训活动累计80余场次,服务孤独症青年就业创业共计3000余人次,累计推动3名孤独症青年走上就业道路。
小林(化名)就是这3名孤独症青年中的其中一位,她2018年第一次参加“星青年”的活动,她妈妈当时很激动地说,第一次看到了小林的笑容。后面只要家长有时间,就会带孩子参加活动。在“花房厨房”经过训练和实习,小林目前已经在一家咖啡厅成功就业。
而另一名中山“星青年”小梁(化名),经过3年培训后也成了一名咖啡师。他递上咖啡时总会认真地说:“这是您的拿铁,小心烫。”这杯咖啡,承载着一个孩子的尊严和一座城市的温度。
据悉,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自2013年启动“星光道道”——关爱孤独症青少年公益项目以来,探索破解孤独症青少年社会融入、成长就业难题,累计开展社会融合、职业体验等逾400场公益活动,服务孤独症青少年及其家庭近4万人次。十二年如一日,坚持努力让孤独症青少年家庭心里有依、梦想有翼、未来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