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前首富、顺德乡亲李兆基离世,生前多次捐款支持顺德建设的他曾表示:

“支持家乡建设是我多年的心愿”

广州日报 2025年03月19日 陈昕宇、王名润、黄子宁

  长期以来,李兆基十分关心家乡顺德,多次捐资支持顺德的公益福利事业建设。(李兆基中学供图)

  3月17日,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发布讣告,恒基地产集团创办人李兆基逝世,享年97岁。据悉,改革开放以来,李兆基为支持家乡顺德建设慷慨解囊,累计捐资超亿元。

  随着李兆基离世的消息传开,昨日有市民前往李兆基位于顺德大良的祖宅献花悼念。李兆基中学等曾被李兆基资助捐建的学校也举行了纪念活动。有与李兆基打过交道的老干部也告诉记者:“李兆基的慈善精神、大爱之举令人动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昕宇、王名润、黄子宁

  乡梓情深:李兆基祖宅外有市民献花悼念

  作为有“亚洲股神”之称的商界传奇人物,李兆基的人生与顺德有着诸多联系。据悉,李兆基1928年出生于顺德大良,自幼在家乡的私塾学校接受教育,其父李介甫开设了一家银庄。李兆基小学毕业后,便到父亲开的银庄工作,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

  李兆基的祖宅位于顺德老城的蓝田路。这条清代古巷原名“蓝田巷”,因巷尾种有一塘慈姑,寓意“蓝田种玉,可生贵子”而得名。1981年,蓝田巷更名为蓝田路。而这条路上宝华巷1号路牌的位置,就是李兆基的祖宅,与岭南四大名园之首的清晖园紧紧相邻。记者昨日走访了李兆基先生的祖宅。在现场记者见到,有市民听闻李兆基逝世的消息,便来到这栋李兆基的祖宅门外献花悼念。

  昨日上午,顺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伟沛代表区委区政府,前往李兆基祖宅慰问其亲属,深切哀悼并感激其多年来对家乡发展的慷慨支持。同一时间,数千名师生在李兆基中学静默肃立,为这位教育家、慈善家致以无尽的敬意与怀念。校领导表示:“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筚路蓝缕的奋斗足迹、润泽桑梓的赤子情怀,将永远铭刻在顺德大地,永远指引着李兆基中学的莘莘学子。”

  慷慨资助:捐资兴建学校、医院

  一直以来,李兆基十分关心家乡顺德的建设,多次捐资支持家乡的公益福利事业建设。他常言道:“顺德是哺育我成长的故乡”“支持家乡建设是我多年的心愿”。

  在李兆基的家乡慈善版图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块。李兆基常说:“我之所以特别重视教育,因为教育英才,万亿人民受惠,千万年得益。”在李兆基看来,支持教育事业是支持一座城市的未来。

  20世纪90年代初,为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李兆基捐资了8000万元建立了这所独具规模的学校。这所学校被命名为李兆基中学。1994年,在李兆基中学奠基典礼上,他还亲自返回顺德,携其子李家诚亲临典礼,见证这一历史时刻。1996年,李兆基乐捐200万元为学校兴建游泳池,还“加码”捐资500万港元设立李兆基中学奖学金及维修基金。

  2007年起,李兆基还决定在学校内设立“李兆基博士奖学助学计划”和“李兆基博士大奖”,激励师生们勤教乐学。据校方介绍,从设立奖学助学计划和“李兆基博士大奖”至今,共有超过1000名李兆基中学学子接受了帮助或嘉奖。“这些奖学助学金呵护了这些孩子的梦想,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鼓舞了他们在困难中保持斗志。”校方负责人说。

  正因为有了当初的“播种”,才有了当今开遍各地来自顺德的“英才之花”。“我荣幸得到过他的助学金。”在广州日报新媒体对李兆基离世一事的报道下,一名网友留言表示感谢。

  李兆基在家乡顺德不止捐建了一所学校。据悉,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李兆基先生便率先捐资180万元扩建顺德华侨中学,并于1992年在该校设立30万港元的教学设备维修基金。1996年,当时的顺德举行了首届教育基金百万行,李兆基又带头捐资150万元,并亲自参加全程活动,深受家乡人民钦敬。1999年,顺德筹建自己的高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大旅外乡亲积极出钱出力,李兆基一举捐赠5000万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李兆基等乡亲的助力之下“诞生”。

  在其他民生建设领域,李兆基同样是不留余力,出钱出力“撑”顺德乡亲。1980年,他捐资310万港元兴建顺德医院;1991年,他再捐赠500万港元助建顺德体育中心。

  此外,李兆基还长期支持顺德文化遗产保护。1985年和1989年,他与其他香港乡亲共同捐资,支持顺峰山太平塔和青云塔的修缮工程。这两座明代古塔是顺德的文化象征,修缮工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恢复了古塔的历史风貌。2018年顺峰山双塔再次启动修缮计划时,李兆基作为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荣誉会长,继续通过基金会参与募捐支持,助力文化遗产活化。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李兆基已对家乡顺德捐资逾亿元之巨,多年来为促进家乡的医疗、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表彰他支持家乡建设的功绩,当时的顺德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11月授予他首批“顺德市荣誉市民”称号。

  顺德教育发展离不开乡亲支持

  “要把它(李兆基中学)办成全国知名的学校。”谈及已逝的李兆基,时任顺德区政协主席的招汝基清晰地记得该校建成启用时,李兆基说的这句话。

  经过顺德区政府多年的建设,如今的李兆基中学已集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著名侨捐学校……众多荣誉集于一身。

  “20世纪90年代,在李兆基、郑裕彤等知名乡亲的带动下,顺德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招汝基清晰地记得,当时顺德举办了“慈善万人行”活动,有约60万市民参加,可谓是万人空巷,就为了筹建“顺德自己的大学”出钱出力。

  30年过去了,顺德的教育体系日臻完善,教育环境不断提升,这与乡亲们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此后,由于李兆基年纪渐长,返乡的次数少了,但每年也会派代表参加重要活动,例如李兆基中学校庆等,捐款捐物的善举一直持续,“在顺德,提起李兆基的名字,顺德人充满感恩与敬意,他的慈善精神、大爱之举令人动容。”招汝基说。

  顺德区侨联原副主席卢名声回忆,改革开放初期,港澳乡亲们纷纷带着资金、项目回来支持家乡发展。这股风潮离不开李兆基等知名乡亲带动。卢名声直言:“当年,我们向李兆基讲述顺德的规划设想,希望得到支持,加快顺德的发展步伐。”李兆基了解了家乡的发展愿望和要求后,积极主动响应,出钱出力,捐赠310万港元兴建顺德医院,又以500万港元助建顺德体育中心。如今,这些建筑成为了顺德经典的城市地标。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FSA10“支持家乡建设是我多年的心愿” 陈昕宇、王名润、黄子宁2025-03-19 2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