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键
“‘两高’工作报告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全面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带给人民群众更强的获得感。”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键在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表示,“两高”工作报告真切体现了最高法、最高检过去一年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展现了“两高”服务发展积极有为、司法为民有力有效,让公平正义可触可及。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粤检宣 图/张梓望
谈感受:检察机关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彰显法治担当
对于最高检的工作报告,冯键认为其由“检察监督”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充分展示了在最高检带领下,全国检察机关坚持党和国家事业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保障就跟进延伸到哪里,坚持把让人民满意作为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听完报告,更加感受到检察履职的政治自觉、法治担当、为民情怀、务实作风。”冯键说。
冯键表示,他有几点感触:
一是服务大局务实精准。最高检抓工作紧扣一个“实”字,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等方面,努力找准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着力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不断深化区域检察协作。
二是保安全护稳定促治理积极有力。最高检牢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检察工作的基本职责,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护航高水平安全,强化惩治犯罪职能,标本兼治维护安全稳定。
三是检察为民用心用情。最高检始终坚持为人民司法,组织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用心守护群众身边安全,持续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四是法律监督质效持续提升。最高检以“三个善于”引领检察机关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彰显了法治担当。
谈担当:提升民生“温度”,守护民之安全
回应人民关切、维护人民权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两高”工作报告始终。
“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是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冯键表示,广东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检察为民机制,持续做好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实事,充分运用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守护人民群众身边安全,积极参与“网络水军”综合治理,过去一年,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7798人,依法办理涉缅北电诈犯罪专案,起诉2124人。坚持“零容忍”惩处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8105人。推进未成年人罪错分级干预,对犯罪严重的起诉6307人,对情节较轻的适用附条件不起诉2543人。
冯键表示,在助力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方面,广东省检察机关依法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惩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起诉15035人,从严从重从快惩治极端恶性犯罪。
助力美丽广东建设。根据最高检统一部署,办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案件965件,督促修复水域2433亩,清理固体废物9.5万吨。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起诉2038人,办理了全国首例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案,该案入选2024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发起粤闽桂琼4省区20市共建中华白海豚保护检察联盟,相关经验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向全球展示,以实际行动守护广东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
谈监督:严守不纵不枉底线,公益诉讼更有活力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
“我们坚持天理国法人情良知相统一,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冯键表示。
广东检察机关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去年共追加逮捕1308人、追加起诉6479人,监督立案、撤案5745件,监督立案后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1551人,对侦查活动违法提出监督意见1542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裁判提出抗诉423件。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捕不诉,严守不纵不枉底线。
彰显公益诉讼制度价值。牢记检察机关是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定位,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8443件。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3808件,回复整改率99%。依法提起诉讼472件,98.4%获得法院判决支持。
拓展公益诉讼检察公众参与机制,邀请2837人担任“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公益诉讼线索758件,公益保护“朋友圈”持续扩大,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更具活力。
梦想照前路,奋斗谱新篇。
冯键表示,新的一年,广东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做实高质效履职办案,更加精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