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人文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广州日报 2025年01月24日 李传智、高敏华

会议现场

  昨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南海区区长王勇代表南海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过去一年,南海区聚精会神抓改革、促转型,全力巩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2024年飞速发展的人文经济,成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关键热词。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智、高敏华 通讯员南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回顾2024年

  工业投资连续三年实现突破

  回顾过去一年,南海区坚持以人文经济扩增城市容量、激活高端消费、引领产业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使人文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水上南海”战略逐步展开,大地艺术节、“龙超”、“墟游记”三大品牌活动持续出圈。西樵山景区免门票政策带来游客量超历史纪录,50万学子游南海掀起传统文化研学热潮。“南海菜”声名远播,“开心麻花”全面进驻,本土原创音乐剧《咏春》全国巡演,“广东千古情”演出全年观众量达650万人次,各种音乐节精彩纷呈。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36%。

  同时,南海区紧密结合促消费和惠民生,推动“两新”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超3.5亿元,带动销售额超40亿元。

  近3年来,南海区工业投资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大关,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1%,占固投比重从20%上升至44%,这反映出南海制造业当家的基本面没有变,市场投资信心增强。

  2024年,随着一批工程项目的加速推进,南海区在广州都市圈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为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2024年,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地铁3号线贯通或开通,并与佛肇城际、莞惠城际实现联通。推动区域路网更加畅通,广佛大桥一期基本建成,海五路西延线、龙翔大桥烟南互通立交工程顺利通车,打通滨江三路等多条断头路。全省首个三百兆瓦级调峰储能电站建成投产,超600个电力主配网项目竣工。新改建10个滨江生态公园、100公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

  部署2025年

  奋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

  2025年,南海区将以“百千万工程”牵引城产人文高质量融合发展,强化科技、人文双轮驱动,建设“岭南山水、智造重镇、文化福地、改革先锋”,奋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推进区委“1114”工作体系走深走实,推动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再上新台阶。报告提出,今年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提出,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分别是:保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定力,力促产业集群的实力更强;坚持人才第一资源,推进全面创新的动力更足;扩大人文经济新领域,带动都市消费的能级更高;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强化招商引资的支撑更硬;全方位开放拓市场,支持企业出海的空间更大;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更优;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确保发展与安全的统筹更好;持续打造高效廉洁政府,锻造南海雄师的作风更实。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FSA7人文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李传智、高敏华2025-01-24 2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