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昨日,佛山市禅城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区长盘石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佛山市委提出“再造一个新佛山”目标,对此,禅城提出,要强引领、强支撑、强辐射、强担当,以更加积极昂扬的“中心”之为,打出更具澎湃活力的“中心”之势,打造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佛山之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健源、冯嘉敏 通讯员禅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通、陈枫
2024年成绩单:
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大跨步向前
2024年,禅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计全市第一,贡献全市超40%的经济增量。2023年以来,连续7个季度保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第1名,实现“七连冠”。
过去一年,禅城坚定不移锚定“制造业当家”,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大跨步向前。都市工业稳步起势。全年建成超314万平方米都市工业载体,新增整备产业用地2283亩,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137个,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11%,签约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2023—2024年,禅城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投资增速连续两年五区第一,工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高达31%,跑出了都市工业发展的“加速度”。
去年,广湛高铁佛山站启动建设,广佛环线张槎站开通运营,地铁3号线后通段正式运营、4号线(一期)加快建设,全区已建在建轨道站点35个共66公里,线网密度全市最高,达到广州中心城区水平,“轨道上的禅城”扑面而来。
此外,禅城镇街综合实力齐头并进,均衡度全市最高,首次四个镇街全体入围全市“15强”。“亿元村”增至33个,占全市近四成,超过全区农村数量的六成,覆盖率全市第一。
2025年工作部署:
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强磁场”
展望2025年,禅城提出,坚定推进“禅西中心化”,紧抓“百千万工程”环两江示范区、汾江科创带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城市、产业、服务、人才西进,推动全域中心化向纵深发展,为佛山创建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打造禅城样本、提供更强支撑。
同时,推动禅南顺共建中心,合力将边角地带打造为“金角银边”,从区域“边缘”迈向发展“中心”为佛山打造强大内核,全面加强与高明、三水在科技、金融、数字经济等方面合作。深度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精准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资源共享、交流合作。
禅城提出,加快推进佛山地铁3号线、4号线一期以及文沙南路等一批跨区道路建设,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依托高密度轨道网络优势,加强与珠江东西两岸、粤西城市群和周边省份的互联互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谋划城市中心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要素连接,进一步把禅城打造成为广佛全域同城的核心地带、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粤西“融珠入湾”的前沿阵地。
报告还提出,要深入实施城市格调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市美学成为禅城的追求、禅城的标识、禅城的竞争力。其中,禅城提出,建设星光文化艺术园、美陶湾CUS101、黎冲状元文化广场等美学地标,改造垂虹、任围、红卫岗、工农新村等8个重点老旧街巷,全年活化超100万平方米美学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