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草鲩
一条大鲩鱼能卖出18元/斤,每斤高出市场价3到4元,还供不应求,这是怎样的一条鲩鱼?
近日,记者走进肇庆四会市龙甫镇燕岭村鲩鱼养殖基地,只见小土山此起彼伏,在山坡之间形成了一口一口的鱼塘,塘边象草翠绿,塘下鱼儿畅游。工作人员就近在塘边割下象草后,投到鱼塘里。有的地方还需要出动机械,将一捆捆割好的象草扔进塘里。象草所到之处,水面顿时飞溅起朵朵水花,一群群鲩鱼生猛灵动地抢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敢勇
“从小鱼到上市,全部是吃草长大的。”该鲩鱼养殖基地的四会市某农业公司负责人李汉彪告诉记者,他是本地人,从事园林苗木种植有40多年,这里原是花木基地,有2000多亩,种植有150多种花卉,主要依靠天然形成的12口水塘浇灌,水塘面积达350亩。
李汉彪说,四大家鱼食性不同,分别处于不同的食物链位置,可以相互补充,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公司主流养殖是草鱼(鲩鱼),因全程喂食象草,注册了花王彪象草鲩的品牌商标。
“吃饲料的鱼比仅吃草的鱼更容易长大、更早上市,为什么选择后者?”李汉彪解释说:“鱼在吃草过程中,运动量大,抗病性强,而且我们喂养的象草是自己种植,健康、生态、安全,很少见到有鱼生病。”
经过两年的养殖,今年1月初,该公司养殖的第一批鱼上市,体重普遍达4斤至6斤,最大的有10多斤。“象草鲩肉质紧实、鲜美,吸引不少回头客。销量较好的是8斤至10斤的鱼,很多客人预订,用于亲戚好友聚餐。”鲩鱼价格因大小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如大鱼可卖18元/斤,小鱼约16元/斤,目前主要销售地为当地和珠三角大城市。
看着一条条鲜活的鱼“游”向更多市民的餐桌,更坚定了李汉彪走生态养殖之路。他起初投放了50万尾鱼苗,但当时缺乏经验,仅种植有4亩象草,随着鱼儿越长越大,所需的草料更多,象草却供应跟不上。“鱼再饿我也不喂饲料,而是想办法扩大象草种植面积,还安装了喷淋设施,提高象草的产量。”
“现在基地的象草种植面积有六七百亩,比鱼塘面积多了1倍,而且割后约20天又长得很茂盛,基本能满足350亩鱼塘的需求。”李汉彪说,健康食品是老百姓的呼声,走健康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长远。如今,象草鲩已成为四会市鲜活农产品一张闪亮名片。
龙甫镇副镇长陆美琼说,该镇将以象草鲩品牌为核心发展文旅项目,利用基地的花木资源优势推动农文旅业态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