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粤繁华图》 81cm×193cm 中国画 张弘

《南粤繁华图》局部

《南粤繁华图》局部
广州美术学院张弘教授近作《南粤繁华图》,以水墨的方式再现和重现了广州“老字号”的历史,使时代景观跃然纸上,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南粤繁华图》以广州老字号商铺的骑楼建筑为绘画主体,缀以低矮棚屋和临时摊贩,采用线描来勾勒晚清民国时期极具风韵的岭南建筑,用线工整、繁密有致,结构平直而又不失画意。
作品中还描绘了众多近代的人物,或游走、或停驻,热闹非凡,仿佛穿越时空。画中除了具有中西混搭风格各异的骑楼,岭南特有的镬耳山墙、古旧宗祠和大榕树等,灵活穿插于画面中。
概而论之,经张弘巧心经营,画中人、物、景皆讲求物理,合乎法度,使得画面充满浓郁的市井气氛与生活情趣。
近景以建筑与人物作为重点刻画对象,远景则虚写山水与云雾,延伸画面空间的同时又水墨趣味十足,使得画面整体严谨之余,兼顾了虚实之间的对比,韵味十足,添灵韵生动之境界,呈现出岭南特有的生机与趣味。
此外,张弘在作品中对色彩巧妙的运用也值得称道,通过水墨的氤氲、浓淡营造出雅致之感,淡雅之余,张教授有意加入一些点缀的亮色在窗棂、鲜花、孩童的服饰上等,这些小面积亮色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欢快、热闹之视觉效果。
《南粤繁华图》中最引人注目的,乃是张弘塑造的城市街景中众多“小人物”形象,男女老幼、新式旧派、造型生动、情态各异。
这些人物形象,以线造型,以墨为辅,润以淡彩,讲究骨法,兼顾透视,虽是大场景中的“小人物”,但以小见大。更何况人物之众多,各具特性,形神兼备,足可以体现艺术家极高的笔墨功底。透过画面,晚清民国广州的岭南市民模样、生活气息、娱乐情趣跃然而生,形象丰富、姿态各异的人物使得画面洋溢着鲜活的人文气息。
近代广州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骑楼又被称为店铺的公共走廊,以传统老字号为题材作画呈现南粤风情,别有用意,老字号是一座城市有形的物质资源,也是无形的文化遗产,透过“老字号”可以触摸到城市的文化脉搏。
张弘以晚清民国时期岭南传统老字号作为画题,是从广州城市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出发,揭示和记录在时代进程中的老字号的风貌。用艺术创作来反映时代变迁里的城市景观,需要忠于历史,缘于此,张教授在创作之前,穿街走巷,搜集了大量的绘画素材,胸有成竹之后方才动笔。
由是观之,张弘作品当中的商铺名称、骑楼建筑样式、人物装束、代步工具等元素,都极尽可能地复原了晚清民国时的风貌,让我们得以重拾岭南过往的景观与风情。
中国历代绘画当中不乏优秀的风俗画,最为彪炳史册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京繁华的城市景象,不仅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精品佳作,更是成为当今宋史研究的珍贵图像资料。
张弘以笔墨的方式重绘晚清民国时期广州老字号的城市街景,不仅从图像的角度深挖了老广州的岭南特色,更为重要的是,以艺术的手法呈现了随着历史的远去,一代代“老广州”们生活的烟火气,同时也展现出对未来广州城市发展中文化根脉的珍视与期冀。
(文/陈国辉、葛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