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万泉河》 油画 李醒韬 梁照堂

《吉祥果熟庆丰年》 中国画 李醒韬

《小学生守则》 宣传画 李醒韬

《大美百合碉楼》 中国画 李醒韬

“南国涛声——李醒韬从艺65周年艺术成果展”开幕式现场。

李醒韬在展览现场向嘉宾导览。

开幕式现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运成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8月16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画院主办的“南国涛声——李醒韬从艺65周年艺术成果展”在广东省江门市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分四大展厅,分别为“时代感召·记录历史”“源于生活·融于画境”“果芳流馨·写意写心”“田园乡情·水韵墨影”,展出李醒韬宣传画、水彩水粉画、油画、花鸟画、山水画共约300件,同时辅以照片、证书、宣传物等文献资料,综合全面反映李醒韬从艺六十五年来的艺术历程与成就。
以清新自然的艺术语言来反映时代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宣传画是李醒韬的主要创作样式。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在广州举行的每年两届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需要绘制大量巨型的宣传画,李醒韬等一批年轻画家迸发出了惊人的创作力,他们继承了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创新精神和绘画传统,又从学院扎实的专业训练中吸收了苏式现实主义绘画的语言风格。他们采用“逆光”的方式——让光从画面中物象的后方照射过来,通过这种特殊的用光方式,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在人物画上,扎根于生活,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当时的“广东现象”——用充满生活气息、清新自然的艺术语言来反映时代主题,从而得到全国瞩目,产生强烈反响。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原馆长罗一平表示,包括李醒韬先生在内的一批广东艺术家,以其艺术真实地表达艺术家对人民的情感。艺术家真情真意地表达对社会的一种情感,不修饰、不刻意的理想化和概念化。李醒韬先生作品中呈现的特有阳光,是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对社会、对人真挚的爱,他用画笔表达得极为抒情,能让人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这一时期,李醒韬创作了《欢迎您——来自五大洲的朋友》《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代表作,以及梁照堂、李醒韬合作的《我爱万泉河》和《祖国亲》两幅油画,逆光的跳跃性色彩、朦胧抒情的意境,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成为当时深入人心的城市标记和艺术图谱,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罗一平表示,李醒韬先生这一时期的作品对中国当下的艺术创作具有启示意义:艺术家如何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的真诚和热爱,用他的光,用他的色,用他的笔调,用他自己从心里唱出的歌来和这个时代呼应,发自内心地赞美这个时代,表达人性至诚至美的一种最真切的情怀。
坚持以自然为师的创作道路
李醒韬创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李醒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创作离开生活就没有生命力、就不能打动人。李醒韬的水彩、水粉画艺术成就是他艺术生涯中第二个高峰。他偏好生活气息浓郁的民俗和风景题材,观察的视角转移到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物象,糅合油画的厚实与水彩的轻盈,营造出宁静恬淡生活气息的画境。
在创作上,李醒韬坚持以自然为师,到全国各地写生,足迹遍及西藏、云南、新疆、贵州、四川、甘肃,走遍祖国各地山山水水,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这一时期,李醒韬的水彩画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多次得奖。他有二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作品展,其中水彩画入选有10件,几乎占其一半。他六次获全国美术作品奖项,其中5次是由水彩画获得。由此可见水彩画在李醒韬艺术生涯中所占的位置。
“岭南花果”再现岭南风物魅力
20世纪90年代,李醒韬开始深入国画的研究与创作。这个时期是他把各种西方绘画手段向中国画转换的时期,最终他找到了一种以兼工带写以意为先、色墨相融以墨为主的花鸟画创作样式,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在花鸟画创作上,他在学习吴昌硕苍厚朴茂的审美特质中,又加入了岭南的恣丽霸悍。同时,在题材选择上,他对于身边普通的景物的关注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母体。
在花鸟画创作中,李醒韬更善于驾驭色彩和墨色作为造型的形式,在构图、线韵和墨法上不断探索和转化,形成了鲜明的笔墨语言——浓淡相生,色墨交融,既有传统中国画的韵味和意境,又融入了现代绘画的时代气息。
在色彩运用上,李醒韬更是独树一帜。他巧妙地将油画和水彩的色彩技法融入国画创作中,使得作品在色彩上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他善于运用破墨法,在干破湿、浓破淡的反复中,通过勾皴点染的手法,在水墨晕染中体现笔墨的张力。同时,他还借鉴岭南前辈的撞水撞粉技法,以色破墨,达到色墨相容的效果,使得画面在干湿浓淡中展现出独特的岭南风物魅力。
评论家谭天表示,看李醒韬的花鸟画,他习吴昌硕最勤,紫藤、荷花、红棉等则有各家身影。只有他的“岭南花果”,前人无专门涉猎,留下的开拓空间甚大。又因李醒韬为岭南人,自幼耳濡目染,对乡土风物自有乡情乡意所在,并发自内心,而不必出自古人,便自然有独创和新意。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卢延光认为,李醒韬的花鸟画属典型“红果墨叶”,浓淡相生,色墨交融,千变万化。画面布局于聚合之中能放能收,抑扬爽朗,苍拙线条与润泽色墨并举。在构图、线韵和墨法上不断探索和转化,善于驾驭色彩和墨色作为造型的形式,在摸索和实践中形成鲜明的笔墨语言。
这一次展览,所展出的花鸟画与山水画之多,占据展品数量一半以上,是近二十年来李醒韬国画创作最综合和全面的展示。
李醒韬简介:1943年生,广东开平人。196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任广州画院副院长、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副院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书画院执行院长、广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广州炎黄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