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出台加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管理若干措施

市内研学收费在200元以内

广州日报 2023年12月21日 李直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直建)针对研学工作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东莞市日前出台《东莞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管理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研学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再细化,全力以赴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尤其是在收费和路线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研学费用:

  活动后须公开收支情况

  《措施》明确提出,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要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各校组织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要由学校、承办机构、家长代表三方共同核算出行成本。费用收取和支出要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公示,确保所有学生和家长知悉。

  结合目前实际,试行以下措施一年(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在市内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每生每次收费标准一般在200元以内;学校每次组织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每生每次收费标准在1000元以下的线路须达到全部可选择线路的三分之二以上。学校如组织开展每生每次收费标准超过1000元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需做出书面说明报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备案。学校组织收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必须同时提供市内免费研学实践路线,要确保有学生选择的市内免费研学实践路线成功出行,且由学校老师带队。

  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学校应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详细收支情况(包括收费总额及交通、住宿、餐饮、门票、保险、税金、第三方机构劳务费总额,以及每名学生收费标准和平均每名学生承担的交通、住宿、餐饮、门票、保险、第三方机构劳务费用等)通过班级群、致家长一封信、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家长公开,确保参与活动的学生家长全员知悉。

  参与原则:

  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

  坚持家长和学生自愿参与原则,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意愿,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变相强制、诱导、劝导家长和学生参加收费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老师与家长、学生沟通研学事宜时务必按《致家长一封信》的范围和口径进行。

  在出行前,对自愿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学生,学校要在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意愿基础上妥善做好安排,对自愿留校学生要做好学习、生活、安全等保障。

  有综合实践类学分要求的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综合实践类学分要求),应明确告知全体学生和家长,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党团活动、社区服务、研学实践、职业体验等,学生可通过自行参与或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获得相应学分,并提供获取相应学分的规范指引。

  路线选定:

  提倡小学阶段在市内举行

  《措施》要求各学校充分用好市内研学实践教育资源,重点组织学生到市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设施遗址、烈士陵园(墓)、党建设施、美丽乡村、工业研学基地、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遗场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科研院所、企业工厂、劳动实践场所、自然生态教育基地等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到缺乏教育意义、单纯游玩场所和机动游乐场等场所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对组织开展收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需保证每名家长和学生至少有三条线路可选择。根据目前实际,结合安全、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试行以下措施一年(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学校组织收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提倡小学阶段在市内举行,中学阶段一半以上的线路在市内举行。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DGA21市内研学收费在200元以内 李直建2023-12-21 2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