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梅对口帮扶协作:“加法”赋能 帮扶提质

广梅指挥部扎实推进产业共建、驻镇帮镇扶村和“百千万工程”在梅州大地走深走实
广州日报 2023年12月18日 陈家源

在原福岭小学里,光伏板下的赤松茸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在原福岭小学里,光伏板下的赤松茸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梅州学子在家门口就能读上“华师附小”。

  穗梅同心,山海共情。自2013年省委省政府明确由广州全面对口帮扶梅州以来,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以下简称“广梅指挥部”)统筹推进产业帮扶、精准扶贫和民生帮扶,已累计安排对口帮扶梅州专项资金86.7亿元,累计选派2200多名干部及专业人才参加对口帮扶工作。

  十年磨一剑,千年商都与世界客都携手,推动广梅对口帮扶协作之花,历经十年结出丰硕成果。如今,以广梅园为主阵地的“1+8”产业共建园快速发展,272个省定贫困村稳定脱贫,30个帮扶镇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园区与农户联动发展、国企与乡村同频共振、名校与村小结对前行……当前,广梅指挥部正以“加法”赋能促帮扶提质,扎实推进产业共建、驻镇帮镇扶村和“百千万工程”在梅州大地走深走实。

  文、图/陈家源

  园区+农户:

  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广梅产业园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走进位于广梅产业园的王老吉大健康原液提取基地,阵阵草药的清香扑鼻而来,这里便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凉茶原液提取基地。

  “广药集团依托梅州仙草等中药材优势,在广梅园建设了唯一一家凉茶浓缩液生产公司,可日产凉茶浓缩液达60吨以上,为当地上下游产业提供400个就业岗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梅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方明介绍道。

  产业帮扶要因地制宜,更要“输血造血”。除了在广梅产业园设立王老吉大健康原液提取基地外,广药集团还以“输血+造血”“园区+农户”的方式,将广梅产业园与周边乡村、农户联动起来,长效带动梅州经济发展。

  据介绍,广药集团在梅州因地制宜建立了仙草规范化种植基地,直接连接当地农业种植,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仙草种植产业,实行定向收购,成功带动当地660家农户种植仙草2280亩,每亩收益约5000元。

  “园区+农户”联动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这样的例子在梅州并不鲜见。如广州酒家为五华红薯研发的“五华高山红薯流心酥”产品热销市场,带动五华当地农民增收等。现如今,30个工作队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振兴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农带农增收致富。

  产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不仅实现苏区人民致富奔康,也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近三年来,广梅产业园工业总产值增速均超过20%,去年的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在梅州名列前茅,上半年全口径税收同比翻番。可以说,广梅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坚持统筹推进产业帮扶、乡村振兴和民生帮扶,“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的发展路子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特色。

  国企+乡村:

  组团式帮扶打造省级复合型光伏项目

  “光伏板下的赤松茸长出来啦!”冬日清晨,广州驻蕉岭县新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丘旭宁一早便收获“惊喜”。原来,经过数月耕耘,位于新铺镇福岭小学的“光伏+综合种养”项目即将迎来收获。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借助广州组团单位和国企资源优势,与新铺镇政府共同谋划“光伏小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探索“光伏+农业+旅游”新发展模式,打造“政府搭台+国企赋能+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铺模式。

  蕉岭县新铺镇福岭小学原是一处停办后闲置的荒地,如今这里已成为“光伏+综合种养”乡村振兴车间,重点打造“菌光互补”模式,推广富硒食用菌种植。

  只见福岭小学“校园”内,连片的光伏板底下种着赤松茸。丘旭宁介绍,今年7月,福岭小学光伏项目建成并网,光伏发电容量1.5兆瓦,板下种植10余亩赤松茸,部分闲置校舍用于家禽养殖。根据《蕉岭县新铺镇循环生态型“农光互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预计,原福岭小学将打造成为融食用菌种植、特禽养殖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预计产值400万元。

  据悉,“光伏小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是广东省第一个由对口帮扶单位全镇域、多方位推进打造的复合型光伏项目。“我们开展驻镇工作时,特别重视前后方资源的统筹利用。”丘旭宁举例,如“光伏小镇”综合示范项目,就将广州发展集团丰富的“光伏+农、林、渔、文旅”项目经验和当地土地资源、镇村产业融合需求串联一起,形成“国企+乡村”同频共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推动镇村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梅指挥部加强创新探索,大力推广国企主导的“新铺模式”“西阳模式”,打造以工补农、工农融合的成功模式,同时高效率推进梅州市委市政府主导的荒地整治,在梅州30个镇流转土地16.26万亩,复耕复种15.49万亩撂荒地,打造了海珠丰顺“烟稻轮种”、荔湾梅县“稻蔬基地”等产业模式,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走在前列。

  名校+村小:

  梅州学子家门口就能读“华师附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小学,校园里传来琅琅书声。足球场、游泳池、多功能教室……学校里各种先进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很难想象这里原是一所老旧的“村小”。

  这是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2021年9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小学建成开学,如今已成为兴宁片区最优小学。“我们每年会从广州派来支教老师,带来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该校校长杨胜说道。

  五年级学生蓝圣烽便是这一政策的获益者。由于父母都在广梅产业园内的企业上班,蓝圣烽一年前就从当地镇中心小学转学至此。先进的教学设施让他大开眼界,而学校的图书角和阅读课程则是他的最爱,一有时间,蓝圣烽就和同学们结伴阅读,徜徉在知识海洋里。

  除了学校外,广梅产业园里的医疗配套同样齐全。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全面接管的广梅开发区医院,为当地居民的就医体验带来了质的提升。该医院常务副院长黄以庭举例说,医院新开设的血透净化中心,让病人免去奔波之苦,仅路费一年就能省下数千元。

  不仅在园区,广梅民生帮扶的阳光,同样温暖着梅州乡村的每个角落——在华城镇新桥卫生院中医馆内,手法专业的医生正为几位阿婆做针灸理疗,让偏远山村的村民也能享受到广州的医疗服务;在平远县东石镇铁民中学前,宽敞平坦的“传祺状元路”直通校园,为师生家长们提供一条安全便捷的求学道路……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推动了湾区老区民生资源共享,托起了苏区人民“稳稳的幸福”。

  广梅指挥部指挥长张文杰表示,广梅指挥部还将深入推进教育医疗帮扶,整合广州优质资源,推动梅州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同时,将全力推动广梅两市对口帮扶协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和“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专题

广州日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T7广梅对口帮扶协作:“加法”赋能 帮扶提质 陈家源2023-12-18 2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