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音乐茶座唱响流行先声

从开全国歌手个唱先河到文艺精品频频“出圈” 广州文化建设日益出新出彩
广州日报 2023年12月18日 莫斯其格、张素芹

1981年,全国首家音乐茶座——东方宾馆翠园宫音乐茶座开办(资料图片)。

市民在广州市文化馆曲艺园中欣赏演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斯其格、张素芹

  1979年,东方宾馆尝试在花园餐厅开办小规模的音乐茶座。随后星火燎原,音乐茶座这一模式迅速在全国各地得到复制和仿效,也直接开创了广州在中国流行乐坛叱咤风云的时代。如今,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正奋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计划到2035年,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老报道

  音乐茶座现场爆棚

  周末加座加到门外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来。1979年,东方宾馆在花园餐厅开办了小规模音乐茶座。一开始只在广交会举办期间开放,一年两次,每次办一个月,入场费是6元外汇券。由于反响很好,1980年3月,东方宾馆正式在翠园宫餐厅推出音乐茶座。听众花钱买一张票,就能进来坐在餐桌前边喝茶吃点心边听歌,票价包括了茶座提供的饮料和小食。这种模式迅速火爆,在广州,仅1983年至1984年间,音乐茶座就增加到70多间……

  今年66岁的王强见证了那个时代。1978年,21岁的王强入职广州话剧团。次年,东方宾馆开了音乐茶座,很多乐队开始在那里表演。1981年,东方宾馆轻音乐团成立,向外招募乐队、歌手。“东方宾馆音乐茶座是广州也是全国最早的一间以演唱流行歌曲为主的音乐茶座,非常俏,我想去那边唱歌都没有办法。”后来听说东方宾馆轻音乐团招人,王强立刻报名。

  “来东方宾馆音乐茶座,在当时是高档的消费,最早的入场费是6元外汇券,包一杯饮料和小食。最早来得多的是香港人,有粉丝来广州做生意的时候,专程在晚上过来听我们的歌。”王强回忆,“周末现场爆棚,我记得加座能加到门外。舞台在翠园宫餐厅的中间,四周有三四十台餐桌。”这种表演方式拉近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观众可以欣赏音乐、点唱歌曲,也可以跳舞,兴之所至还可以上台高歌一曲。

  作为特定时期兴起的文化娱乐方式,音乐茶座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站上文化潮流前沿的牛刀小试。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才华横溢的音乐人聚集广州,开创了广州在中国流行乐坛叱咤风云的时代。一个个歌手从音乐茶座走向全国舞台,一首首歌曲从东方宾馆唱到大江南北。至此,广东开始引领全国流行乐坛风骚: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立体声影音公司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国第一个原创流行歌曲大赛“红棉杯”大赛,广东歌手开全国歌手个唱先河……与此同时,电影《雅马哈鱼档》、电视连续剧《情满珠江》等一批影视作品风靡全国;卡拉OK厅、群众歌舞厅等文化经营项目接踵而至,广州的文化消费市场得到进一步发掘和发展。

  新故事

  建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

  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今年8月,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曲艺园内,“粤·传承——遇见曲艺”2023岭南曲艺传习所惠民文艺展演精彩上演。琵琶弹唱《海缘》、相声《N年之后》、古腔粤曲演唱《宝玉怨婚》(选段)、琵琶古筝弹唱《南音新唱十三行》……曲艺名家和新秀同台献艺、共唱粤韵,展现岭南曲艺赓续传承的同时,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曲艺园的中央戏台跟观众非常近,特别适合相声的观演氛围。作为演员,我们特别希望和观众近一点,跟观众像说话、聊天一样娓娓道来,这个场合是最舒服的。”相声演员、“一团火”曲艺创作基地成员逗笑、逗乐表示。他们表演的相声《N年之后》让台下观众爆笑不停,演员和观众互动频频。“穿着大褂演出真的很热,我们俩经常是上台的时候全身湿透了。但惠民演出我们不应付观众,就是要让观众看到高品质的文艺精品——这也是我们以后演出努力的方向。”

  上攀艺术高峰,下为基层服务。近年来,广州着力打造文艺精品,推动文艺人才建设,以优质文艺作品服务人民。歌曲《少年(建党百年版)》、电影《中国医生》等作品获得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一级导演王筱頔获第十七届“文华导演奖”……文艺精品频频“出圈”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惠民演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除此之外,广州还积极推进省“三馆合一”、市“三馆一院”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到2035年,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文化艺术惠民服务矩阵,打造公共服务智慧网络体系。今年,广州启动“广州市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项目,搭建全社会参与、全过程开放、全链条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成立“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全民阅读联盟”“全民艺术普及联盟”,持续开展“繁星行动”文旅志愿服务,组织“向美而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配送,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

  数据说

  1980年,“羊城之夏”文化活动首次举办,这个广州知名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延续至今,曾获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荣誉。

  广州努力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文化产业增加值2020年超1500亿元;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4.66%提升到2020年的6.13%。

  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313个,实现营业收入2571.79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4个百分点。

广州日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T4在广州,音乐茶座唱响流行先声 莫斯其格、张素芹2023-12-18 2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