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技”跨学科培养创新人才

广州日报 2023年12月08日 王婧

论坛现场,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艺术与科技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探讨。

  作为广州美术学院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国际性学术论坛“多元多维·互通互鉴:全球湾区艺术与科技教育发展论坛”近日举行,来自全球四大湾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艺术与科技人才培养、产业与社会发展前沿与趋势等热点议题深度对话与探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婧 通讯员江粤军、袁梦婷

  图片由学校提供

  范勃:探索艺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作为区域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推动力量,高等院校对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结合自身定位与特色,系统集成教育、科技、人才三大要素,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从全新历史语境下的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入手,围绕“在地责任”和“系统思维”两个关键词,深入探讨了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未来介入,指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美术学院,有着重要的在地责任。

  近年来,随着“新文科”“新工科”的发展,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已成必然趋势,这也正是系统思维的现实写照。范勃指出,越过学科、专业的沟壑,打破院校、系部、团队的壁垒,突破思维、方法、媒介、语境的局限,走融合发展之路,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我们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就应该是有明确问题意识的,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能力的跨领域研创者。”

  据了解,基于对系统观念的深入思考,广州美术学院正着力构建“湾区艺术创新系统”,推动形成社会技术更新、艺术科技产业、艺术城乡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生活、视觉文化传播六大动态创新集群,探索艺术高等教育与国家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高度同频、深度共振的创新发展路径。“这既是区域的、在地的行动指南,也是广州美术学院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愿景。”范勃说。

  何镜堂:建筑设计没有“标准答案” 应与时代结合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看来,建筑设计没有“标准答案”,但也有其规律可循,比如受文化影响,需与时代结合。何镜堂强调城市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他结合自身的建筑设计实践经历和经典案例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体系——“两观三性”,即城市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以及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创新之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建筑设计的魅力。

  遵循“两观三性”的理念,近年来何镜堂带领团队打造出诸多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这些年,我们坚持探索正确的理念,将其与好的人才以及创新的团队结合起来,才得以应对高速发展的时代,创造出更多好作品。”何镜堂说。

  面向未来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

  “21世纪的创新者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需要一种态度。”欧林工程学院创校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理查德·米勒在分享中谈到,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高等教育也在快速发展。此前,高等教育更多是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如今则还要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进行应用、创造,这就要求建立可持续的终身学习方式,也是高等教育面对未来挑战的方式。他特别提到跨学科的创新教育,“我们确实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这种教育更偏向于基于跨学科的项目来处理复杂的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创始院长、讲席教授关道文阐述了其对设计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思考,倡导院校与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强调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他认为,设计教育要培养的是有创造力的革新者,教育的意义是帮助设计专业的学生来寻求机会。“设计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如果你的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其实是在解决昨天的问题。”

  “我更多是从科技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把设计、艺术融合进来;而广美的探索是从艺术、设计出发,如何把科技融合进来。路径可能不一样,但最终的目的应该是相同的,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发起人、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李泽湘以丰富的实践案例为切入点,分享了他多年以来有关创新人才的培养经验,总结了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并提出创新科技和创业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李泽湘希望能够建构一个端到端的生态科创体系,“一个地方、一批学校,经过一个训练营平台,一步步赋能。”

广州日报教育周刊A20“艺术+科技”跨学科培养创新人才 王婧2023-12-08 2 2023年12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