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医院房颤诊疗中心名医团队上线广州日报名医微课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房颤诊疗中心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平珍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房颤诊疗中心首席专家、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段传志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房颤诊疗中心首席专家、急诊科主任刘斌教授
目前正值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临床中脑卒中(中风)紧急发作就医的个案频频出现,很多患者在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还被告知需要去心血管内科“报到”。原来,这一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病根都来自心脏的血栓,而最终的症结是一种心率异常的疾病——房颤。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也特别提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同防同治”。如何拯救这颗“乱放电”的心脏?如何通过“心脑同治”,保卫我们的大脑和心脏?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房颤诊疗中心名医团队上线广州日报名医微课,分享房颤的“心脑同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马彦、伍晓丹
“心怦怦乱跳”为什么会导致中风?
广东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房颤诊疗中心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平珍教授介绍,中风患者确实在心血管内科很常见,这部分患者大多数都是在中风发作后追溯病因,才发现了心脏有房颤的问题。房颤在老年人中高发,但近些年来50岁左右的房颤患者也不少见。而中风则分为两种:出血性中风(俗称脑溢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而脑梗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导致血管梗塞的血栓来源于心脏问题。越是年轻的中风患者,越要关注心脏因素。
正常人的心跳就像钟摆一样规律,是由心脏的窦房结所主导的,正常的心率是每分钟50次到100次。当心房出现了异位的起搏点,心电活动就发生了异常,这时候就会出现心“怦怦乱跳”的情况了,心房激动时最快可以达到300~600次每分钟,这就是房颤。这种无序的颤动让心脏失去了收缩功能,造成血液瘀滞,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栓塞,造成器官的缺血,而距离心脏最近的大脑首当其冲。很大比例的缺血性中风就是这样发生的。
房颤产生的血栓大,堵住的往往都是大血管,所以房颤造成的中风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且容易复发,危害极大,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一旦患上房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4~5倍,如果房颤不控制,一年内脑卒中复发率可达30%。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房颤诊疗中心首席专家、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段传志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医院都有独立的心血管科和脑血管科,一些专科性疾病的治疗能力已经非常发达,但房颤导致的脑卒中问题 “病根在心,伤害在脑”,却还没有很好的综合化治疗方案。尽管一些新的治疗手段打破了传统临床科室间的界限,但诊疗的碎片化仍然导致各个科室“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代医学发展迅速,高度专科化精细化,房颤患者要去心血管内科,发生卒中要找脑血管科,反而导致疾病长期防治管理脱节,防治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了“心脑同治”的重要性。
“心脑血管病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理,其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段传志说,对合并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治疗上应根据心和脑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同时减轻心、脑的病理损害,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成立专病诊疗中心促进“心脑同治”
在珠江医院,房颤诊疗中心的成立,正是“心脑同治”的一种有效探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房颤诊疗中心首席专家、急诊科主任刘斌教授说,中风的急救绝对是“争分夺秒”的,每提前一分钟治疗,能够增加3~5天的非致残生存期。大部分的病人发病被身边人识别后,都会呼叫120送到医院急诊。而患者送达后医院也会第一时间启动多个学科协作,快速识别中风、开通急救绿色通道,辨别病因、追踪病源等工作也会同步进行。一旦诊断为缺血性中风,在脑血管专家团队紧急为患者疏通血管的同时,就会通过各种检查手段来确定血栓来源、发病原因等。
近日,珠江医院便紧急救治了一名86岁的中风患者。病人突发左侧肢体乏力、面瘫,被120送到医院,急诊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进行CT检查,发现患者大脑右侧一处动脉闭塞。脑血管病中心专家团队随即为其实施静脉溶栓,同时准备好了微创介入的动脉取栓手术,最终以最快的速度使闭塞的血管重新恢复血流,挽救了缺血的脑组织和脑细胞,取栓术后,老人的肢体即可抬起来了,目前正在康复阶段,后续也还需要进一步地接受系统的健康管理。
“防治中风这种多病因导致的重大疾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进行一体化管理,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治疗、院外康复和基层健康管理都要形成整体的救治体系。我们成立房颤专病诊疗中心,便是希望开展脑卒中病例预防、治疗、康复、护理一体化防治,解决心脑同病的多学科诊疗难题,促进‘心脑同治’的标准化发展。”段传志说。
专家答疑
问题1:怎样早期预防和发现房颤?
杨平珍:房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虽然没有十分明确的直接危险因素,但我们依然要关注所有影响心脏健康的危险因素,如抽烟喝酒、喝浓咖啡、熬夜、压力、肥胖等,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才能保持心脏健康。其次是注重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定期接受心电图检查。出现不舒服症状时要多留意。大部分房颤早期还是有预警症状的,比如没有诱因的心慌心悸、心脏“偷停”、头晕、黑蒙,甚至心绞痛等。发生这些情况最好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查诊断,有不舒服不要硬扛、拖延,以免错过诊断时机。对心律有疑问的,可以进行24小时乃至48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平时也可以运用智能穿戴设备进行监测和记录。原本就有心血管问题或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习惯的人群,出现心律异常症状更应引起重视。
问题2:服用抗凝药预防中风会增加出血风险吗?
杨平珍:房颤本身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其治疗首先是通过药物手段去缓解症状和预防中风的发生,现在还可以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术来给“乱放电”的位置“断电”,从而达到根治房颤,防止血栓形成的目的。但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系统疾病,哪怕接受了射频消融术,也依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因此需要对病情进行长期密切跟踪,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评估,不能因为担心抗凝药物增加出血风险,就擅自停药。抗凝药物如何服用?医生会综合病人的心脑血管和其他疾病情况进行评估。
问题3:房颤患者如何预防中风?
段传志:首先是提高患者房颤病情的知晓率,从健康管理开始,不要等到发生卒中后才发现房颤。其次,房颤患者需要定期评估脑卒中风险。目前国际医疗指南建议至少每年重新评估一次卒中风险,如果可能的话每4个月评估一次。如果卒中风险评分增加,应及时进行口服抗凝治疗。即使是已经接受过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患者,也仍存在复发风险,因此仍然需要定期评估房颤及脑卒中的病情。
最后,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症管理以及生活方式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症管理包括血压控制、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睡眠呼吸暂停管理等;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干预肥胖、定期锻炼、减少酒精及兴奋性物质摄入、干预心理疾病等。
问题4:身边有人中风倒地,如何自救互救?
刘斌:身边有人发生中风,最重要的是及时识别并拨打120,争取救治时间。中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一侧肢体瘫痪,如嘴角歪斜、一边手臂无法抬起或一侧下肢动不了;言语含混不清,少部分人出现视力偏盲等。另外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容易被忽略,比如突发眩晕,这是后循环卒中的典型表现,严重的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不少人认为,发现有人中风倒地可以给他掐人中,其实这是无效的;另外,很多人问安宫牛黄丸能不能救急?如果家里有,在患者神志清楚能够配合的情况下可以服用,但重要的是千万不要为了翻箱倒柜找药而耽误了拨打120急救的时间。一定要记住: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争分夺秒,第一时间拨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