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身在清远城中村的加拿大家乡菜餐馆。

美味的加拿大家乡美食

网友食过加拿大菜后给戴伟送花。
“我最近在清远开了一家加拿大餐厅,是我妈妈给家人做菜的那种家常味。”这段时间,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戴伟通过网络平台,向大家展示了他在清远开设的“苍蝇馆子”,各种鲜活美味且地道的加拿大菜肴令人食指大动。在他风趣生动的讲解下,他的餐厅在清远逐渐小有名气,吸引了不少粉丝来到这里打卡体验。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
餐厅由老旧瓦房改造而成
被网友誉为“光头哥”的David戴伟幽默风趣,他在中国生活了19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中大部分时间从事英语培训工作,是“戴伟互动口语”创始人。这段时间,他正忙于在广西帮朋友宣传“沙田柚”,镜头里的他在果园里与一帮果农爬树摘果,开心得像个孩子。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清远,希望用加拿大家乡的美食向大家展现更多元化的生活乐趣。
他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清远做加拿大家常菜,不仅是因为清远鸡等优质食材的名气,更是因为广清一体化带来的旅游热和交通便利。戴伟为自己的新店取了一个很有中国乡土味的名字——“春生”。虽然是租用城中村的老旧大瓦房,但经过一番精心的改造,中英文对照的招牌、时尚的大落地窗和灰色调的室内设计,带户外烧烤设备的院落,充满异国情调的餐具让餐馆与周边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为了做出地道的加拿大家乡菜,一年前戴伟就跟几个朋友开始筹划,今年春生餐厅终于开始试营业了。与一般中式餐厅的经营模式不同,到“春生”就餐需要提前预约,并且要精确到人数和食材的数量。因为菜肴原材料都从国外订购,烹饪的过程也严格按照戴伟家乡的传统做法。“那些菜就是我妈妈在做的家常菜,我们餐厅的厨房为了一顿午餐或晚餐要准备一整天,有时候肉要烤两三个小时。菜全部都是当天现做,并且不添加任何增味剂。”戴伟详细介绍了开餐厅的初衷,他说开餐厅就是想给中国朋友品尝妈妈做过的菜肴。“出品只能要求高,因为我要对得起我妈妈。”
通过美食加深对各自文化的理解
听说戴伟在清远开餐厅,不少网友专门前往探店。走进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才好不容易在小发廊、杂货店、修车铺的夹杂中,找到“春生”。
在春生餐厅,你可以点杯咖啡,就着伊丽莎白蛋糕、燕麦曲奇饼来享受一次加拿大式的下午茶。实际上,不少中国顾客对加拿大菜并不熟悉,经常会问“加拿大菜是不是和西餐店里的牛扒差不多”?这时候,戴伟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回复这些疑问。他认为很有必要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他专门制作了一期视频进行解答:“其实西餐包括很多国家的菜,真的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个地方所有的菜。”
对于美食文化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一些笑料,戴伟认为很正常。他说,就像很多外国人以为中餐只有煎饺和宫保鸡丁一样,“其实我们都有点误会。我是魁北克人,小时候我妈妈经常做蓝莓馅饼、紫薯派、火鸡肉,当时我没什么特别感觉,但到了中国以后,我发现这些菜其实就是我们的文化,我想跟我的中国朋友分享我童年的味道。我希望通过美食这个桥梁,让我们彼此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他说,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已是世界的共识。加拿大的美食也同样很丰富多彩,他拿出一本砖头般厚的精美菜谱说:“看看这本关于魁北克菜谱的书,这么厚的一本书,还只是记录了魁北克省的一小部分美食,你想想那里会有多少美味的传统菜?其实我只能说我用1万个字也形容不了我们几百年的饮食文化,这些菜都是代表我的国家、我的省、我的童年、我的文化。”
对于戴伟传播家乡美食文化的想法,到店品尝过的人大都表示感受到了加拿大美食的独特一面。“甜点搭配枫糖浆、芝士、椰丝等配料很有新意,比较尊重食材的原汁原味。”有顾客评价说,从这些家乡风味的出品,感受到了加拿大美食融合了世界各地的美食精华,崇尚食材健康、配料丰富、口味多样等观念对本地餐饮也有借鉴作用。“假如您要了解魁北克省,可以从它的家乡菜的舌尖旅行开始。”也有网友认为春生店开在清远,为丰富当地美食文化带来了能量与活力。
走在清远街头常被粉丝认出来
能熟练运用汉语和筷子的戴伟,对清远鸡、连州菜心、洲心大粥、猪肉肠粉都赞不绝口,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清远朋友。
有一次,他在路上偶遇了自己的粉丝,粉丝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戴伟打趣地说:“在清远,我走到哪里都会有路人认出我。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但是我也没法低调了。”近日,“多面手”的戴伟还帮电视台主持了双语节目。一天以内去了四家企业采访嘉宾。因为办餐厅而再度成为网红,最近戴伟成了媒体的宠儿,忙于接受采访、做视频。
“我就是一个长着外国面孔的中国人,我上辈子应该就是个中国人吧。”用戴伟自己的话来说,他在中国成长,中国式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他的人生。通过这些年在中国的生活,戴伟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其中。他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电商直播经济的蓬勃发展而感到兴奋。除了自己在中国工作,他还时常带着家人在中国旅游,饱览名山大川。“我对我在中国的每一个经历都充满感激,感谢中国给了我很多很好的机会,在这里我的事业发展得很好,我很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