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大附中出发
他们如何一路逐梦远航?

广州日报 2023年10月13日 刘晓星、王婧、王伊妮

   叶皓天

   秦增益

  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广大附中”)出发,他们不断登上新的梦想舞台。无论走多远,谈及母校广大附中,这些意气风发的追梦者都仿佛一秒回到少年时代,“方向”“努力”“坚定”是他们讲起这段求学经历的高频词汇。一路逐梦,他们对母校有何特别的记忆?又从母校汲取了怎样的动力?在广大附中举办建校七十五周年“校友回家日”之际,笔者和两位广大附中校友聊了聊。

  文/刘晓星、王婧、王伊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叶皓天:在选择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有听说过斯坦福的鸭子么?就是形容斯坦福学生的状态:他们像水面上的鸭子,看起来优哉游哉的,其实鸭掌在水下拼命倒腾。”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的叶皓天语气轻快地自嘲。而他呈现于人前的感觉:松弛、从容、自洽,在“看起来优秀得毫不费力”的背后,毋庸置疑是持之以恒的努力。

  只是对于叶皓天而言,努力更多是做事情的状态,而非对某一件事情的执着。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沮丧,他把自己为之所做出的努力定义为“解决问题”而非“克服困难”,并且做出取舍。研究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的他,对于“取舍”,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深度学习”过程。而这个学习的起点,便是他的中学母校——广大附中。

  团队合力成就国赛“黑马”

  2017年,升入高三的叶皓天以广东省第一、全国第七的优异成绩斩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CMO)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名单,并最终保送进入北大元培学院。从“压线”获得国赛资格到逆袭夺金,叶皓天成为那届CMO最大“黑马”。“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其实是广附人厚积薄发的体现。

  刚升上高二,叶皓天已经拿到了北大降30分的录取优惠资格。出于更稳妥的考虑,他决定放下数学竞赛,全力备战高考。尽管还存在更上一层楼、冲击国赛金牌,为学校增光的可能性,但无论是竞赛教练还是学校领导,对他的决定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于是,在整个高二上学期,叶皓天都没有再碰奥数。

  但看到一起跋涉在竞赛道路上的小伙伴还在坚持,加上对于突破自我的渴望,叶皓天体内的小宇宙又逐渐燃烧起来。高二下学期,他重新回到了竞赛这条路上,对于这样一个看似有些冒险的决定,学校再次成了他最坚强的后盾,团队为他补齐短板,查找各类训练资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终,叶皓天不仅圆梦CMO,高考裸分也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

  在叶皓天看来,母校给了众多学子充分的自由空间做选择。“包括住校期间的时间安排、走竞赛还是高考路线、参加何种校园活动,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做选择、做判断,并且充分考虑后果。”叶皓天说,在广大附中,老师的尊重、包容和适时引导,让学生得以不断优化自己的行为模式,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挫折中学会坚持也学会取舍

  从高二进高三时重新冲击竞赛夺金保送进入北大元培学院,到成为北大2021年年度人物,再到赴斯坦福读博,叶皓天的求学之路堪称“炫目”。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在不断抉择,不断尝试,奔赴更宽广的天地。谈及此,叶皓天有两点感触想分享——一个是关于“上岸”,一个是关于“试错”。

  考上好大学、顺利毕业进入世界顶级学府继续深造、工作、成家、培养子女……好像每一个阶段都要力争“上岸”,但登上“此岸”之后却还有无数的“彼岸”。“如果总是抱着‘想上岸’的心态,很难收获真正的快乐。还是要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能激发自己兴趣和热情的事。”

  “尽管在比较激烈的竞争态势下,试错的成本很高。但我还是想鼓励大家勇于试错、尝试做自己舒适圈之外的事情。”叶皓天在北大读本科期间,修读了经济学、社会学等看上去跟专业研究无甚关联的课程,但在他后续的个人发展中,这些学习的内容都显现出各自的价值。“人生并不是一个二维平面,我们并不需要执着于平面上那一根函数曲线的最高点。当我们走出这个平面之后,能发现在三维空间里,函数曲面有着更高的山峰。正如我在广附时经历的‘竞赛-综合-竞赛-综合’的选择,正是在一次次勇敢试错中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所以,大胆尝试吧,去领略更多的风景。”

  秦增益:找准方向 做“最好的自己”

  在大洋彼岸的麻省理工学院,广大附中2016届毕业生秦增益正为自己的科技创业梦扎实蓄力。将来博士毕业,他计划回国创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应用。怀揣投身科研的信念、创新创业的热情,这个25岁的年轻人正一步步将梦想照进现实。以优异成绩毕业,入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赴麻省理工学院读博深耕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秦增益不断登上新的梦想舞台,奋斗方向也愈加明晰。在秦增益看来,母校就像他逐梦之旅的“引擎”,助推少年时代的他渐渐找到了目标和方向,并坚定地去执行。

  “你可以的” 一份获益终身的精神支持

  中学六年,秦增益都是在广大附中度过。升入初三时,成绩尚不突出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不能考上一所好的高中,可能会影响到将来大学的录取,影响到未来的选择。那一年,秦增益开始有了学业目标的动力,“考取理想高中、奔赴清华大学”也成为一颗种子种在了他的心里。“当时觉得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上,那就搏一搏,先定下这个目标。”

  于是,秦增益以坚持体育锻炼为突破口,开始了读书奋斗之旅。清晨或傍晚的定时操场跑圈,驰骋在篮球场上的飒爽英姿,学习之余的规律运动有目共睹,然而,想考清华大学的想法却成为他深藏于心的秘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个目标实在是过于远大。”秦增益说,直到顺利考取广大附中高中部,在读高一时的一次偶然经历,他才第一次把这个想法讲给他人听。

  秦增益至今记得当时的场景,正值课间休息时间,他一人在走廊上同新学的《离骚》较劲,不为外界所扰默默背诵课文。这一幕被路过的班主任王欣老师看到,王老师便问他“为什么下课还这么努力”“将来想上哪个大学”。尽管内心答案明确,秦增益还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其实当时我的成绩也算比较好,但距离清华还是有一定的‘客观距离’,我担心自己‘想考清华’这件事在别人看来有些荒谬。”

  在王老师春风化雨般的鼓励下,“清华”两个字终于从秦增益的口中说出。让他没想到的是,对于他的回答,王老师非常笃定地说:“你可以的。”简短四个字的背后是老师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这对于当时的他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动力。“这个场面我一直难以忘记,因为‘我想上清华’这件当时看起来极其遥远的事第一次得到来自外部的肯定,获得了别人精神上的支持。”

  除了精神上的鼓励,母校对于学生的充分信任和不遗余力的支持更为少年时代的秦增益提供了自由生长的土壤。“我觉得广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引擎’,或者说是一个‘助推器’,使我能够踏上更高的平台。”说起母校对于自己的影响,秦增益坦言,在广大附中生活学习的六年,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成长为清华大学学子,母校给予他的绝不仅是知识,更有塑造人格的良好环境和获益终身的精神养分。

  “做最好的自己” 坚定本心奔赴热爱

  2016年高考后,秦增益以广东省名列前茅的成绩顺利入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秦增益坦言,到清华大学读书后,他才真正明白广大附中“做最好的自己”这句校训的意思。“什么是‘最好的自己’呢?大概是能够用心地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真诚地对待朋友,有一个清晰且热爱的发展方向,并坚定地走下去。”

  经过大一大二的探索,秦增益发现自己对人工智能非常着迷。清华大学挑战杯科技竞赛特等奖、首都挑战杯科技竞赛特等奖、微软创新杯全球科技竞赛中国区总决赛一等奖、综合优秀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大学时代的秦增益一路披荆斩棘,成果和荣誉也纷纷收入囊中。

  2020年,秦增益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则为人工智能与医疗。截至目前,秦增益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研究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并被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的知名机构的研究者引用。

  “我希望可以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界,做出实际的产品,真正让社会发生一些改变。”对于未来,秦增益已有明确规划。他计划学成归国后,在智慧医疗领域创业,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以自己的专业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过来人”,秦增益面向师弟师妹分享道:“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不断付诸努力。做一个奉献社会、胸怀天下的人。”

  近年来,广大附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未来科学家潜质的优秀学子。五大学科奥赛成绩喜人,获奖等级与人数长期位居广州前二、广东前三。多名学子进入清华、北大“大中衔接”培养计划。科技创新教育成果丰硕,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蝉联中学组最高奖。

  专题

广州日报教育周刊A16从广大附中出发
他们如何一路逐梦远航?
刘晓星、王婧、王伊妮2023-10-13 2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