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子安投入地演出。

王子安
前不久,独自从英国飞回广州后的王子安,马不停蹄奔走在几个国内城市中完成了一系列公益演出、纪录片拍摄等工作,如今要回去继续最后一年的研究生学业。6年前,作为“首位留学海外音乐院校的视障本科生”的他,一人在异国他乡摸爬滚打,与心爱的中提琴相伴,克服独自生活、学习的困难,顺利升学,褪去青涩,如今成长为一名自信的青年。
自以音乐才华脱颖而出后,王子安在音乐道路上的每一步就未能逃过聚光灯的照射。一名视障音乐学子能走多远?他的经验能否给其他同样具有音乐潜能的残障学子带来借鉴?他在音乐之外要如何面对就业、生活乃至爱情和婚姻等一系列问题?记者近日走近了这位音乐青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
站在人生三岔路口
家人鼓励他继续深造
过去这个暑假,王子安在星海音乐厅的讲演活动“追耳朵的人”中,以青年中提琴演奏家的身份,为音乐厅公益艺术项目“音乐陪伴计划”服务的心智障碍、视障青少年儿童带来一场精彩的公益表演;在随后的广东崇正春拍晚宴上,他和音乐伙伴韦一哲、张舒勋用表演助力孤独症伙伴的画作拍出不俗成绩。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王子安都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公益演出,除了寻找展现自己的舞台,也因为他想用音乐回馈在过去的中提琴学习生涯中给予自己力量的支持者。
看着在舞台上光芒夺目的儿子,父亲王小宏扬着欣慰的笑脸但心中也有隐隐的担忧。“这段日子子安有些迷茫,他现在正站在继续升学还是就业这个三岔路口。”
七八年前,王子安就立志要当“王博士”,过去6年中,他也与父母一条心地踏实前行,而如今却似乎动摇了。按王小宏对儿子的了解,也许是因为身边许多同龄的视障伙伴已经就业了,有相对稳定的生活,而这可能是多年来一直孤军奋战、四处奔走的王子安所羡慕的。
王小宏觉得儿子长大了,已经开始考虑思考怎么才能养活自己。事实上他也一直在思考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这件事,而目前依然鼓励着儿子在学习上往前走的原因是,他深知儿子只有去到“一定的高度”,才可能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希望他能独立在这个世界上有尊严地活下去,并收获美好的爱情。”
曾担忧无法“学得安心”
但选了音乐道路就得走下去
“为了未来的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会选择读博。但父母年纪大了,妹妹也刚刚考上大学,家里的负担加重了。而且许多同龄人已经工作、独立,我感觉自己无法学得安心。” 王子安告诉记者。
在过去的日子里,王小宏一直是儿子前进路上的引路人:早年在子安遇到升学困难时毅然把他送出国学习;支持他完成本科学业,继续升学;考虑到儿子拉的中提琴跟蒙古马头琴的音色很接近,他鼓励儿子往这个方向发展,并寻找专家改编马头琴的曲谱给儿子演奏……
在王小宏看来,儿子在表演上的“天花板”比较低:“因为眼睛的关系,他的表现力跟水平相当的健全孩子比可能还是弱一点。”他举例,健全孩子只要在琴谱上老师着重强调的地方做记号,下次演奏时就可以完整无误地表达,但王子安只能靠耳朵听,下一次凭记忆演奏,可能会重复犯错。但如果转向研究音乐理论,王子安又放不下自己手中的琴。而王子安似乎比父亲想得更深入:“读博期间可以对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说我就挺喜欢音乐史和音乐教育,但手上的技术也不能丢,所以我会考虑选择一个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博士专业。同时我也可以研究一些新兴的课题,比如说如何用人工智能帮助特需人士学习音乐。”
也许是察觉到儿子的自我正在茁壮成长,王小宏逐渐萌生“退意”:“他的人生到了这个阶段,需要另外一种情感的陪伴。” 王子安坦诚自己也考虑过恋爱、结婚等问题。“但即使是一名健全的男青年,要找到与自己精神契合的女性也不容易。”
那如果在音乐上足够优秀,这些问题能迎刃而解吗?王子安不知道,王小宏也不知道。但父子俩都深知,选择了音乐这条路,就只能继续走下去,等到自己足够优秀,再去主动寻求新的机遇。
积极享受生活
“不允许自己沉溺在迷茫里”
难能可贵的是,王子安从不允许自己沉溺在迷茫情绪里,而是很快能用自我打气来恢复乐观与信心:“我总是觉得自救者天救。心里但凡有一点希望,你就可能会遇到好人。”他表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他还有音乐,还有很多能带来慰藉的东西。
比如老师和朋友。刚到英国那个冬天,他参加了一个冬令营,有一天他发烧,一直感到冷。那天晚上,老师让所有同学围着他,给他挡风,为他演奏,希望能给他传递力量。“我的两位中提琴老师对我都很好,就像妈妈一样。”王子安说,“她们告诉我,如果我找不到牛奶喝,或者是弓掉到地上了,都可以找她们。”
6年的学习,除了专业上的进展,还有许多方面令王子安受益匪浅:“老师在小组讲评完一个曲目后,会让大家倾听彼此的演奏。他告诉我们,要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能空泛地赞美,而是要具体讲出好在哪里。”这让他学会了谦卑,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
从小,王子安身边就有各种健全和残障人士朋友,过去6年中,他拥有了更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家庭的朋友,这些朋友给在异国他乡的他带来温暖和陪伴;而书本则陪伴他度过每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读万卷书一定要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之后仍要读书,缺一不可。”他告诉记者,他有一个丰富的书单:西方音乐史、哲学、浪漫奇幻小说……
不仅如此,能帮他调节情绪的还有慰藉他“思乡胃”的美食。对于学校周边的外卖、餐厅的出品、价格、优惠时段他都了如指掌。如果哪次考试成绩不错,或是练琴有了突破了,他就会“慷慨”地给自己一点美食奖励;并且王子安还可以无障碍地使用手机,在线跟国内的视障朋友玩配音游戏、做音频剪辑处理以及录歌。“总之,我不会让自己无聊。”
希望:
前行路上有更多同伴
“有的人会拿我跟从事推拿的视障伙伴对比。”王子安告诉记者,他认为学推拿不是视障人士的唯一出路,他周边的视障朋友,有做推拿的,有学法律的,还有做程序员的,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可能性。
“而我自己也并不是天赋异禀。”对于自己目前取得的成就,王子安很清醒。“世上有两种英雄,一种是时代造就的,另一种是造就了时代的,如果我也算得上‘英雄’,那我充其量只是刚好出生在这个发展的年代,获得了很好的机会,然后顺势而为。”
王子安希望在做出实质性的举措来帮助别人之前,尽可能给别人一些积极的力量。他认真说道:“我不希望我给别人带来的是‘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而是普通人也能活得闪光熠熠的例子。”在他看来,自己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只不过走在一条“比较难走”的道路上而已。
对那些同样具有音乐潜能的残障人士,王子安希望他们不只是复制自己的经历,而是从这段经历中发现他们还可以改善的部分。“比如更早做规划,更早了解自己的专业,更早地意识到自己和这个社会是有连接的,更早地觉醒独立的能力等。在这条路上,我也需要伙伴,我希望这条路上的人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