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丛丛
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
德智体美劳中,“智体美劳”或有明确的教学课程,或有具体的教学成果,“德育”教什么,又体现在哪?关于这个问题,广州市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德育处副主任兼大队辅导员王丛丛老师,在其12年教师生涯和9年辅导员经历中,用具体行动进行解答。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泽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引导学生保持初心
近年来,王丛丛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广州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 “广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并在2021年被广州市总工会授予“羊城工匠”称号。诸多荣誉背后,是她十多年来在教师这一岗位上,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处做起,逐步探索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把德育工作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王丛丛认为,教师肩上承担的除了教书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育人”。引导学生保持初心,指引学生成长的方向,这是王丛丛老师对自己德育工作的概况。
在今年的学习雷锋月活动中,东荟花园小学与黄埔区知明学校联合开展慰问特殊学生活动。当时,王丛丛带着同学们到知明学校开展活动。在前往知明学校的路上,她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要去的是一所特殊的学校,那里的学生们跟大家一样都是花季少年,都是耀眼的星星,只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有的是来自身体的,有的是来自心理的,但是跟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一名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
抵达知明学校后,东荟花园小学的同学们为知明学校的师生表演节目,他们热情拥抱,交换礼物,一起玩耍。“同学们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去关心,去照顾,去关注。这趟旅程在同学们心中留下的是关于‘大爱’的思考。”王丛丛说:“这就是我作为辅导员的坚守——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善的幼苗,并呵护它长大。”
德育工作要从学生角度出发
德育工作必须做实,落实到具体的实际教学中。王丛丛表示,德育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培养孩子们的品行,树立价值观,培养道德心等等。“孩子们从刚开始在学校里学习,到他们成人后进入社会,优秀的品质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培养孩子们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工作要做实,落实到具体的实际教学中,这一过程则需要德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除此以外,王丛丛认为,老师做任何事都需要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和时事,比如和孩子们到医院慰问医务工作者,到知明学校慰问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等。”王丛丛说,“每一次活动对孩子们都是一个触动,只有将我们心中的教学场景实现和落地,才能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看到、听到、感受到、接触到,才能真的帮助他们成长。”
希望成为一名能让学生记住的老师
王丛丛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修养和教学能力。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她参加各项各级别比赛,如辅导员岗位技能大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辅导员岗位技能大赛中,王丛丛以黄埔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到广州市市赛。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她则以广州市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到广东省的省赛。“在不断地学习和备赛的过程中,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成长了许多,朝着自己的理想又前进了一步。”王丛丛说。
王丛丛在教育和德育工作中,逐渐探索出自己的方法。尤其是德育工作,她自称以前是“磕磕绊绊”,如今可以做到理顺工作脉络,并形成一套工作体系。“最大的收获是在这些年的工作中,能始终坚持初心,并以此去教导学生。回头看看从东荟花园小学走出去的孩子们,上了初中后仍然很优秀,这让我非常自豪。”教师节前夕,说起自己作为老师的奋斗目标时,王丛丛说:“我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能够让学生记住的老师。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学生,可学生一生能记住的、对自己有影响的老师并不多。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无论学生将来走多远,都能在心中记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