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吃个早餐,顶多也就一会儿工夫,除了瞄一下手机,啥也干不了,但有些人吃早餐还能干大事,而且干出“新闻”来——河南某地从去年底开始,数十个包联责任单位,相继邀请企业家召开了“畅聊早餐会”。当地政府部门把它视作为企业办实事的举措。当图片在社交平台上传开之后,被人质疑“搞形式主义”。当地政府为此还做出回应,指“网上传播的说法片面,与实际情况有出入”。(9月6日红星新闻)
公允地说,这种质疑未免有点“过敏”。形式固然是形式主义的构件,但并非充要条件,也就是说,不是说某项活动一沾形式这东西,就是形式主义。要说形式,“畅聊早餐会”多少有这种意味,吃个早餐还要拉横额、拍照片,难免授人以柄。至于是不是形式主义,不能一叶障目、随便下结论,关键要看后续动作。
倘若,“畅聊早餐会”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把企业反映的问题给办了,解了企业燃眉之急,那这点形式还是能够容忍的,与收益相比这点成本也不算高,那这就不算形式主义;相反,假如纯粹就是为了拍照片、写材料、表决心,活动过后一切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实事一点也没办(或者真正办成的极少),那就难逃形式主义之嫌了。
当地通过这种举措为企业办了多少实事,没有见到权威数字,因此,是不是形式主义,不宜轻率判定。不过,我倒是觉得,即使为企业办实事,那也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办法,既能提高办事效率,又可避形式主义之嫌。譬如,相关部门设置专职或兼职“企业服务官”,专门接待企业人员、接听企业诉求,全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并且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岂不更好?
为老百姓服务,就要站在老百姓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办事情,少一些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节奏行事。既然老百姓十分反感形式主义,那就少搞点“花架子”、多下点“真功夫”。
(连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