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烟火重燃 民俗回归

2月3日,广东揭阳云路镇北洋村,“勇士”们通过“转老爷”仪式,祈求全村平安。
北洋官田埔祖祠长老们迎接“营老爷”巡游队,正与一位英歌舞领队代表交谈。
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穿上长衫,戴上礼帽走在巡游队伍中。
来自普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队在广场表演。
北洋村村民围满整个祠堂前广场,等候即将上演的“转老爷”仪式。
潮州古城广济桥两侧上演元宵焰火秀。
元宵佳节,广东揭阳埔田镇庵后村举行元宵节乡村传统迎春祈福晚会。子时,村里在最大的“围龙屋”前广场放烟火,做大戏,点灯笼,叹美食。

  一年之计在于春,元宵期间,广东揭阳埔田镇庵后村、云路镇北洋村的村民扫净祠堂,挥去久封的尘土,翻新衣、镶金边,使传统民俗以原始的形式重放光彩。尚存的古老民俗所带来的热闹纷呈,能够让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短暂地重归那份真挚的旧时光。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摄影报道

  农历正月,一支支色彩鲜艳的春游队伍,在粤东揭阳的村子里踏着甘露、响着锣鼓,走过家家村屋,绕过层层山岭,一路为乡村祈福,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万象更新、四季平安。 

  在这绿意盎然的春天,河边的桃花盛开得艳丽,震耳的鞭炮声在山谷回荡。拨开清晨缭绕的云雾,一支古朴的春游队伍正随着鼓乐踏歌而来…… “肃静”“回避”两块大匾的后面,是一支蜿蜒连绵两公里长的巡游队,队伍声势浩大、威武庄重。鞭炮响彻云霄,硝烟过后,一地留红;远近民众闻讯而至,夹道欢迎。 

  正月初五,广东揭阳庵后村正式确定举办“游神赛会”。时间紧任务重,村里的长老组、新婚新丁以及父母长辈迅速成立理事会负责筹办。“游神赛会”作为村里头等大事,理事会随即请戏班做大戏、邀学校仪仗队,并制定路线、做好采购,老中青三代皆全力以赴,积极配合。 

  作为去年第一位结婚的“婚头”,高漫佳忙前跑后,全程参与。据他回忆,准备初期的他并没有信心,直到正月十二——标旗开标当天,看到前来领旗的人们热情高涨,他心里才安定下来。 

  正月十五,阔别三年的“游神赛会”春游传统民俗活动如期而至。这是揭东埔田庵后村的“营老爷”巡游队。相比往年,今年的队伍新添了许多现代元素,显得更具活力。队伍前端高灯彩旗,后端鼓乐升平。前后之间标旗队、仪仗队等穿插其中。传统古装的状元和公主、老爷和夫人都由女生装扮,她们锦衣顶戴、凤冠霞帔,仪态翩然,为人津津乐道。 

  新增的现代元素中有现代版的“财神爷”、有卡通公仔,还有只“大青蛙”。“老爷”轿也加入了气球彩带作装饰,更有的年轻人为了吸引眼球,加装自动吹气泡泡机,彩泡四飞,分外夺目。 

  参加春游队的人们大多是自愿报名参与,他们平日里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北洋村负责抬游“风调雨顺”标旗的6人由村民杨曼华和其亲人朋友组成,她18岁的女儿李佳琪从4岁开始,只要有机会都会参加该活动,每次都扮演不同角色。多才多艺的她和母亲一样热爱这项习俗,这次她还拉上了读中学的弟弟一起参加。许多外出的游子回乡凑热闹,远嫁的女儿也带着亲家老少前来观看,村里热闹非凡。

  71岁的高树强向记者介绍,今年重启的庵后村“游神赛会”历时三天,按往年的例规,日程不变。看到赛会办得如此成功,强老伯向记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他希望更多在外发展的人多回家看看乡村的变化、传承家乡的传统习俗,让它更好地延续下去。 

  据了解,“游神赛会”是抬神出庙到村境周围的主要道路和村中街巷游行的活动,俗称“游安”。上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乡村逐渐恢复此活动。各地“游神赛会”的形式百花齐放,有观潮剧、走老爷、举王爷、跳火堆、赛猪羊,还有送香船、祈平安,以及舞英歌、烟花火龙表演、锣鼓标旗游行等等。各种特色民俗活动精彩回归,以前那个充满浓浓年味的民间烟火气又回来了。重燃的烟火里,是浓浓的年味,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美好明天的期许。

  人们对中华民俗的文化认同,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赋予传统民俗以新的面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进一步滋养今天的生活。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内
   第A10版:国际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广东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文娱·闲情
   第A16版:视觉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烟火重燃 民俗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