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新时代弘扬耕读教育要把握好四对关系

  云山茶话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当前,如何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健全完善耕读教育体系是摆在涉农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涉农高校要实施好耕读教育必须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和形式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耕读教育也不例外,也必然存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现在有一种现象,以为学生参加半天田间劳动,或者到菜园子走一圈,就算搞了耕读教育,这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做法只重视了“耕”的表面,而忽视了“耕”的精髓,也丢弃了“读”的要义,是对耕读教育的肤浅认识和形式主义落实。开展耕读教育要有一定的形式,如早期的“半耕半读”,学生上午劳动、下午学习,或者白天劳动,晚上学习等。但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场所资源、师资力量等往往更加重要。新时代的耕读教育要与时俱进,形式要创新、内容也要迭代。耕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决定了耕读教育的形式也可以多彩多样。耕读教育要从顶层设计上既考虑形式更着眼于内容,要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二是涉农和非农的关系。耕读教育是亦耕亦读、耕读并重、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兼具情怀使命、价值追求、内外兼修、生命与人文艺术的终身教育。由于“耕读”理念发端、发展、成熟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耕读教育容易给人一种实施范围局限于农村和涉农专业上的认识误区。耕读教育的本意是进行农耕和读书,但在现代社会已逐渐引申为物质与精神、实践和理论、自食其力与修身治国等关联价值理念,这种育人理念和教育模式适用于所有读书人,也适用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非仅限于“涉农”专业学生。因此,耕读教育实施过程中,涉农专业学生固然是主力军,但非农专业学生亦不可缺。换句话说,耕读教育不仅是涉农高校的事情,也是所有高校乃至整个教育界都要思考的事情。

  三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实施耕读教育,一方面要加强耕读传家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要将中华耕读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过程,突出文化传承和思想引领,以“经典诵读”“乡村访古”等活动形式,推进耕读文明传播,让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养分。另一方面,耕读教育来源于传统农耕文化时代的乡村教育形态,在新时代,必须赋予新内涵、新特征、新价值,应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耕读教育如何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吸收传统“耕读”元素,融合耕读教育和乡村振兴需求,形成顺应时代步伐、现实需要、现代特征的实践教育模式。

  四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从本质意义上讲,“耕”与“读”的关系就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耕读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行合一,尤其强调实践育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和培养劳动意识。为此,在实施耕读教育中,要提高“耕”的比重,增加亲自动手、劳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城市课堂走向农村大地,走出“网络空间”,走向大自然。要创办更多形式、内容丰富的耕读体验活动,让远离土壤滋养、从未躬耕劳作的读书人,体会到辛勤劳作的不易、力耕不息的深意和收获满满的快意,感受到春种秋收、天人合一的自然熏陶,培养他们对土地的感恩、对耕读思想的认同、对三农的热爱。通过耕读教育的实践,倡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勤劳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不断强化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干事创业的动力和能力。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基础实验与实践训练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大湾区 大未来——南沙,向世界
   第A4版:大湾区 大未来——南沙,向世界
   第A5版:大湾区 大未来——南沙,向世界
   第A6版:要闻
   第A7版:香港回归25周年
   第A8版:廉洁广州
   第A9版:大树底下听古仔⑧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深度
   第A13版:产业·医药
   第A14版:经济
   第A15版:理论周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
   第A18版:广东
   第A19版:文创·闲情
   第A20版:生活周刊·港·湾
   第A21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22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A23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24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以商务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发展格局
“进一步规范市场干预行为”的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
新时代弘扬耕读教育要把握好四对关系
党保持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