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梁少芬表示,广东自2015年开展检察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以来,检察公益诉讼办案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据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粤贵介绍,2017年7月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审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0257件,立案15409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2728件,提起公益诉讼639件,各项办案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2019年有6个案件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
广东通过办案,督促修复水源地、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等1.5万亩;督促清理固体废物37.3万吨;督促查处、收回假冒伪劣食品20.9吨、假药及走私药品503种价值66万元;督促整改违法企业598家;索赔生态环境及食药品安全领域赔偿金16.2亿元;督促收回土地使用权出让金1.5亿元;督促保护、收回国家所有财产和权益的价值6.9亿元。推动建立了涉及周边5个省份、7大水域和19个地级市的“护江”“护海”公益诉讼协作网络。
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也在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如广州市检察院办理制售假盐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系列案,是全国首例检察机关提出十倍惩罚性赔偿并获法院判决支持的案件,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3·15”案例。此外,广州、云浮检察机关针对凉茶商行非法添加西药的问题,督促行政机关开展专项整治。
在维护国有财产方面,省检察院立案办理违规发放涉刑人员养老金案,在全省部署统一行动,初步排查违规发放对象3000多人,涉及金额2000多万元,现已启动诉前程序,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