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卫信)根据广东省卫健委2月11日新冠肺炎疫情最新通报,10日当天全省新增确诊病例26例。记者梳理近期全省新增确诊病例数据发现,该数据已经连续多日稳定下降。
钟南山:
新增病例若再下降
表明疫情形势有好转
“最关键的是什么?是看病例数的增加率。”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月9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新增的病例若再有下降,那就表明疫情形势有好转。新增病例数的下降,也说明了“早发现、早隔离”的措施开始起效。
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的连续下降,是否意味着疫情拐点的到来?对此钟南山持审慎意见。新增病例是研判疫情发展趋势的最关键指标。他认为按照目前的情况估计,新增病例数应该不会大幅度增加。虽然新增病例没有继续明显增高是个好事,但说拐点来了还言之过早。
多位专家:
“围堵”策略仍要继续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邓惠鸿说,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依然是广东目前防疫工作应该维持的策略。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围堵’策略仍要继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教授舒跃龙说,广东未雨绸缪,做好了充足准备,但只要疫情还在,早发现、早隔离就要一直坚持下去;要避免高峰突然出现,造成短期内医疗资源紧缺。
10日是全省各地各企业单位复工首日,广州当天逐步恢复公共交通运营服务。当天,广州路面上、地铁里、写字楼里,车流人流明显增加。
前期细致的防控、隔离工作有成效,“复工”无疑是接下来的一场考验,能否安全过关?需要全社会配合与参与。
“再等一周左右,即可见分晓。”广州市公共卫生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王鸣主任医师说,再看三五天,若都不反弹,或可认为广东局部拐点到了。但广东疫情的情况终究受全国或周边城市影响,全国全省都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那才是拐点真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