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了解更多好运故事

扫码观看好运故事

卢世烜组织的桨板球活动。

卢世烜在教学中。
湾区好运12
在今天的网络语境中,“划水”常被用来形容在工作中偷懒、不出力的行为,是一个略有贬义色彩的流行表达。
但对于创业者卢世烜来讲,他的划水是积极的、充满激情与乐趣的。卢世烜祖籍东莞,出生在香港,13岁学习桨板、皮划艇等现代水上运动。如今,卢世烜在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运营10余个水上运动基地,尝试着用一支桨撬开休闲体育和亲水经济的新兴产业赛道。
从爱好者到运动员,再从运动员到教练,再到“教练的教练”,他把“划水”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首位拥有二级独木舟、桨板、皮划艇教官三项资格的亚洲人
在卢世烜的接待室里,有一面专门的荣誉墙。墙上的柜子摆放着他和团队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的荣誉,其中不乏含金量很高的奖牌。但放在“C位”的,是卢世烜最在意的、已显陈旧的两块铜牌。
这两块铜牌是卢世烜在2004年参加香港中学生校际独木舟比赛时获取的,是他人生的第一份荣誉。正是这两块铜牌,引领着他与水结缘,开启了划水的人生。
卢世烜祖籍东莞市茶山镇,在香港出生长大。从根上讲,他有广东人自带的“龙舟DNA”。年幼时,香港举办龙舟比赛,只要有家乡东莞的队伍参赛,父母就会带着他去现场加油。不过,卢世烜亲自“涉水”的项目偏西式。13岁那一年,他开始接触学习皮划艇、赛艇、桨板等现代水上运动。
卢世烜至今仍记得他第一次划水的时候,初中体育老师对他说过的话,“你是不是以前划过啊,划得挺好的!”当时,卢世烜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后来,他才知道,老师为了激励学生,会对所有初学者都讲那句话。
但这句话让他痴迷上了划水,并乐意下大工夫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从爱好者到运动员,再从运动员到教练,再到“教练的教练”,直到成为美国独木舟协会的首位华人会员,也是亚洲首位同时拥有二级独木舟、桨板、皮划艇教官三项资格的人。
目前,卢世烜直接培训过的学员已近千人,间接“裂变”出来的水上运动从业者更是不计其数。“在全国的绝大多数地方,只要你想玩水,我都能帮你找到下水的地方。”在卢世烜的微信好友里,有超过500个水上运动俱乐部负责人。
现代水上运动虽然兼具休闲娱乐功能,但其本质是体育。体育的出发点是“体”,落脚点是“育”。这是卢世烜的一个基本观点。
“育的是人的性格、品质。比如乐趣、坚持、目标感、挫折教育、团队合作等,这些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的东西都能在划水中学到。”他经常对学员们说的一句话是:“你每天从岸边出发,不管是顺流,还是逆流,都要有一个目的地。然后,不管你划多远,回来都要靠自己。”
回到东莞创业 运营水上运动基地超10个
“转弯和急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这是新近的一堂桨板培训课尾声点评时,卢世烜对学员们反复强调示范的内容。在东莞市麻涌镇华阳湖的水域码头上,西下的夕阳洒落在每一位学员黝黑的脸上。大家坐在桨板上,认真听着。周围是绿树,身边是碧水,头上是蓝天。
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即使晒得厉害,学员们依然很享受。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时有比赛失败后遭受惩罚的自嘲笑声传出。他们都是卢世烜成立的水上运动公司的专职员工。卢世烜先培训他们,他们再去给其他人做教练或陪练。运营服务项目涵盖培训教学、企业团建、文化研学、赛事运营、应急救援等。
2015年,卢世烜放弃了经营家族的服装外贸工作,从香港回到东莞,专注水上运动及亲水经济领域的创业。在东莞市石碣镇檀香岛创立了第一个水上运动基地后,他把爱好做成了事业,在大湾区普及和推广现代水上运动。
划艇的时候不可能时时顺风顺水,创业的赛道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相对来讲,现代水上运动在国内还很小众且有一定成本门槛。创业之初,卢世烜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本土教练人才少,懂生意会运营的更是少之又少。这让他很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经常身心疲惫。
好在,在东莞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助力下,卢世烜先后和东莞城市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在学校内成立相关社团,开设课程,培育年轻人。不少年轻人毕业后,直接加入他的公司,有的成为水上教练,有的参与幕后运营管理。
罗逸佳是卢世烜在东莞城市学院培训的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她学的是法律专业,原本连游泳都不会的她参加了社团后,疯狂地迷上了水上运动。如今,她成了卢世烜在市场经营方面的得力助手。曾有一名大学生因家庭变故面临经济困难,卢世烜主动承担其学费。毕业后,这位大学生成了水上教练。
有了大量年轻人才的充实,卢世烜的企业逐渐有了起色。目前,其公司直接运营和参股的水上运动基地已超10个,分布在东莞、广州、佛山、深圳和香港等地。卢世烜穿梭于这几个城市之间,成了不折不扣的“大湾区人”。
打造更多普惠性赛事IP 让“划水”成为大众潮流
2023年、2024年,中国桨板球公开赛曾两度在广州白云区白云湖举行。这是卢世烜团队深度参与运营,执行得比较成功的体育赛事。赛事不仅让桨板、桨板球这些新兴运动被群众熟知,更是以赛带游,带动了文旅体和商业消费的融合,让水上运动成为广州白云湖的一大品牌IP。
在卢世烜看来,大湾区拥有发展现代水上运动和亲水经济的天时、地利与人和。首先,夏天长,近乎全年都可亲水。其次,水系发达,河湖密布。再次,大湾区年轻人多,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此外,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都对发展现代水上休闲运动和亲水经济有政策层面的支持。“我们希望能打造更多普惠性、全民性的活动体验和赛事IP,能让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花几百块钱就能在水上乐呵半天。”这是卢世烜未来想谋划的事情,要让划水这个还略显小众的运动成为大众潮流。
刚刚创业时,卢世烜曾有过一次东江寻源的长途水上划行。从江西寻乌县到广州,600多公里的距离,他划了近15天。划水不是远洋探险,遇不到大风大浪,但却考验平衡的艺术和坚持的耐力。基于划水的创业,需要的同样是静水深流,方能好运连连。
湾区印迹
碧水+运动 湾区水经济活力迸发
2022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帆船、冲浪、海钓、潜水等项目,辐射带动华南地区,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休闲区。
近年来,广东各地依托河湖资源禀赋和治水成果,以水上运动、河湖游船游艇、滨水文旅及优质水利用等新业态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水经济,探索形成了“1364”广东水经济发展路径,有力助推“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十四五”期间,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占全国1/5,领跑全国。2024年全年,广东规模以上体育用品制造业营收增长5.7%,智能健身镜、户外影像设备、休闲船艇等“广东智造”纷纷出圈。目前广东已有超9万家体育赛事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
2025年2月,《广州市珠江碧道水上运动产业带选址专项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公示。其中指出,广州具有发展水上运动产业的传统优势和现实条件,据估算,广州全市现有龙舟活跃人口约5万人;潜在龙舟、皮划艇、帆船等水上运动人口约80万人,产业链覆盖装备制造和销售、会展、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培训等领域。
出品/许芳、柳剑能
策划/赵东方、邱敏、汤新颖、何超
执行/张毓、王晨阳
统筹/王晨阳、麦蔼文
版式/黄思勤、徐锦昆
插图/曾鸿悦、肖慧君 实习生蔡思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