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

广州日报 2025年10月24日 谢绮珊 方晴 武威 张露 卜松竹 廖靖文

  张占斌

  陈刚

  施一

  田雪松

  钟灼坤

  吴凌云

  王飞

  公报摘要

  全党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辅导员张占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教授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形容这段历程。全会公报鲜明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面向“十五五”,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关键环节,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首先,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二,要以协调发展为路径,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共进。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建设,推动中西部、东北、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第三,要努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让绿色成为现代化最鲜明的底色。

  第四,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目标,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五,开放是鲜明标识,以高水平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推动多层次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势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新路。只要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绮珊)

  陈刚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积极贡献广州力量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全会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智库科研人员,我对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了新的理解。

  今年初,广州市提出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即以“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为总体战略要求,以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及传统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协同融合发展,以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谋篇布局未来产业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以推动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稳定和扩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底盘,着力打造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谋划布局6个未来产业,大力发展8个现代服务业。

  高质量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是广州聚焦发挥“6+4”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早日实现“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广州在国家新发展格局建设中积极贡献广州力量的重要体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施一

  广州实验室研究员

  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力争关键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广州实验室的一名一线科研工作者,我深感振奋,更觉责任重大。

  广州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例如,实验室已推动多款药物疫苗获批上市,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这正是我们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我对全会提出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着切身体会,这与实验室的协同攻关模式高度契合。实验室聚焦呼吸领域重大战略需求,构建协同攻关体系,秉承“双转化和双推广”的理念和模式,这正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能的生动实践。

  作为一线人员,我深切感受到,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离不开高效的制度保障和体系化能力支撑。全会精神启示我们,必须遵循科研规律,在实验室提供的平台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和学科交叉,努力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上实现突破,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竞争优势。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落实。我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我将紧密围绕实验室的核心任务,尤其在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国家战略储备能力体系建设方面,静心笃志、潜心钻研,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产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通讯员魏德双)

  田雪松

  云蝶科技总裁

  以协同合作激发市场活力

  积极融入经济发展大局

  全会提出,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在我看来,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是破解发展难题、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为不同规模、不同领域的经营主体提供了差异化发展机遇。大型企业凭借资源优势布局核心技术与算力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则依托灵活机制深耕细分赛道,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产业生态。

  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企业代表之一,同时也作为一家民营中小企业,我们云蝶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积极融入市场经济发展大局。我们坚持纯自研轻量化AI大模型技术路线,针对行业痛点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在激发自身活力的同时,通过技术输出助力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中小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同时,我们主动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伙伴深度合作,促进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充分释放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红利。

  未来,云蝶科技将在深耕AI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同时,积极参与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我们会努力以技术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以协同合作激发市场活力,充分释放人工智能对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贡献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露)

  钟灼坤

  增城区正果镇党委书记

  抢抓引领区建设机遇

  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广州北部山区镇党委书记,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镇域发展实际,科学谋划“十五五”工作,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用实干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正果镇作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重要节点,我们立足绿色生态发展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彰显生态价值、发挥节点作用。我们将抢抓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正果老街提升改造、增龙公路改线、碧道联通工程等项目,全面打通区域交通脉络,构建广惠两地交通互联新发展格局;规划打造“一核两带三线”空间布局,统筹辖内文旅资源集群成链、连片运营,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民俗文化独特的文化旅游特色镇。

  正果镇作为区内农业大镇,我们将积极搭建农业产业平台,打造广州荔枝沟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大力发展以荔枝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广辖内“土特产”品牌。

  正果镇作为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和以乡村美食闻名的省级文旅特色镇,我们将深挖古镇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IP,持续办好正果美食节、畲族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结合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以多元形态激活文旅产业上下游活力,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吴凌云

  广州市博物馆协会会长、广州博物馆馆长

  讲好中国人的精彩故事

  用文化的力量影响世界

  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具体到广州的文物和博物馆工作,我们要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文物和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守护好中华文脉的重要资源,大量宝贵、第一手的文化信息藏身于其中。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要大力加强基础性研究,以更加专业的精神、专业的态度、专业的手段去深入发掘、提炼这些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使之成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同时,要用国际化的语言、国际化的方式,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的精彩,用文化的力量去影响世界。

  岭南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的广州,地处海陆交汇之所,向来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桥梁,极富创新精神、开拓气质,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交相辉映。今天,新科技的浪潮方兴未艾,科技与文化的互融互通愈加密切。近几年,我们看到大量前所未见的文化产品、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许多来自各领域的资源涌入文化领域,跨界、协作、互动成为潮流。可以想见,未来我们会面对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态,会面对公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身处时代浪潮之中,我们要大胆拥抱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让优秀的文化成果为更多人所知、所享、所用。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王飞

  越秀区洪桥街道办事处主任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近年来,我所在的越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33个城市品质化提升项目,18家“公建民营”街道普惠托育园全部建成开园,长者饭堂就餐服务突破百万人次,1800多项“民生微实事”精准落地。

  洪桥街道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以提品质为抓手,实现老城旧街焕发活力。我们实施“1+4”全域品质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实现街区配套更加完善,闲置角落得到激活,杂乱破败的内街巷变身成为充满韵味的“求学黉桥”文蕴路径。率先建成中心城区首个危旧房小连片自主更新项目“黉桥·小石集”,将近20栋危旧房改造成全国首个跨宗地、一体化、“岭南味”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推动原拆原建应用场景实现新突破。

  以惠民生为宗旨,推动公共服务提质提效。我们成立全市首个街道一级长者饭堂爱心联盟,首推“康养粤菜”进社区,长者饭堂日均就餐量达500人次,年均增长210人次。突出医育结合、儿童友好、阳光照护,建成全区首家“儿童友好托育园”。持续关注孤独症孩子等特殊儿童,每周为数十名特殊儿童组织开展美术和音乐教学。

  “十五五”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我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

广州日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笔记A3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 谢绮珊 方晴 武威 张露 卜松竹 廖靖文2025-10-24 2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