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九月中旬,我的女儿出生了。当时我们老家有孩子出生12天立即摆酒宴的习俗,很多人猜测,按我公公那精打细算的风格,估计是不会摆酒了。
遭受这许多质疑,许是懒得解释了,那十几天里,公公一如往常地出门打工,晚上回到家吃完饭除了逗逗孙女便是摆弄院子里的竹子。
老公告诉我,其实公公摆弄竹子不是为了编篮子,而是在扎灯笼。老公说,你不知道吧,我爸也很擅长扎灯笼呢,红红的灯笼,看着就让人感觉喜庆,所以爸说,想在过几天摆酒的时候也挂上几个,就挂门口,一来昭示家有喜事,二来,也是对美好未来的一种祈愿。说到这,老公又伸长脑袋在我耳边悄悄告诉我:咱爸升级当爷高兴着呢,这是用实际行动表明心迹呢。
果真,没过几天,公公就扎好了两只大大的红灯笼,趁着国庆节,灯笼挂上了,酒宴也摆开了。那一天,公婆笑得很开心,自然地,我的父母也笑得很开心。而那两只火红的灯笼更是一挂就好几个月,那时女儿虽小,却对这灯笼尤为喜欢,公公便时常逗弄孩子,说要是你喜欢啊,那等你长大了,爷爷就教你扎灯笼。老公居然也来了兴趣,直嚷嚷着不如先教他。
便是从那一年起,我家多了一个习惯,每年的国庆节,公公都要先扎两只灯笼挂在大门口。用他的话说是,既庆祝了祖国母亲的生日,又喜庆了宝贝孙女的生日。以前公公总感觉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喜欢学这些,便也不想着传授,可后来经不住自己的儿子也“闹着”想学,便在每次扎灯笼的时候把他喊在身边,尽心教导。一来二去,老公扎起灯笼来也有模有样,渐渐地竟成了扎灯笼的主导。
后来,女儿长大了,基本上家里国庆节扎灯笼这事,女儿也会积极参与。像公公早年以为自己儿子不会对扎灯笼感兴趣一样,我也以为现在的孩子不会对这种传统技艺感兴趣,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女儿扎起灯笼来不仅有板有眼,而且还会照着网上教程做一些新奇的款式。
现在我们搬到了城里,城里的房子,大门口没有宽阔的屋檐,不能挂大灯笼了,但是只要国庆节回老家,大红灯笼依然是我们一家人的必做项目。必须要说的是,这几年我们的国庆节又添了一个项目,那就是我们还会跟着网上的视频教程做一些好看又新奇的小灯笼,然后带回我们的小家挂在客厅,就那样红红地、喜庆地挂在客厅,仿佛又挂在我们的心里,那么温暖,那么有爱,那么红红火火。
(管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