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海报

总导演陆锦明
在《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这部二十周年纪念作品中,主创团队以初代猪猪侠回归的全新视角展开叙事,通过新老两代猪猪侠的同框呈现,既唤醒老粉丝的集体记忆,也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
影片总导演陆锦明在接受广州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本片致力于打造适合全年龄段观众欣赏的作品。为不同年龄层观众提供差异化的观影体验:成年观众可从故事中获得“直面人生”的情感共鸣,而少儿观众则能通过密集的笑点享受轻松愉快的观赏乐趣。他希望打造出不一样的英雄形象——不只是拯救世界的象征,更是在平凡生活中守护日常、珍视友情、坚持梦想的普通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广州日报:《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将叙事视角回归初代猪猪侠,以一位过气演员重返舞台为主线。最初是如何构思这一故事方向的?
陆锦明:最早的粉丝朋友们现在已经步入了社会,开启了职场人生。猪猪侠20年了,我想他更像我们身边的朋友,因此给了他职业身份,设定为一名过气的演员,继续寻找自己演员梦的故事。
广州日报:《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目标是打破猪猪侠“低幼”的刻板印象,为此这次电影作了什么设计和调整?
陆锦明:曾经的猪猪侠是一个勇敢战斗的小英雄,这次他面临的困难会更加真实,也包含了我们创作者这么多年来对自身的一些思考:英雄不是非要拯救世界,能守护好自己的生活、朋友和梦想,负责任、有韧性,就能成为自己的英雄。
广州日报:对于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您希望他们分别从这部电影中获得怎样的观影体验与价值共鸣?
陆锦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片中的猪猪侠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勇气,迎来了逆袭。希望年龄较大的粉丝可以像猪猪侠一样继续“聪明勇敢有力气”,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对于小观众,我们在动画表演上继续保持夸张的肢体表达,加上较为密集的笑点,让大家保持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
广州日报:这次猪猪侠的动作表情更加夸张,更具喜剧感,请问这一设计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陆锦明:猪猪侠的表情包在网络上非常流行,在这部二十周年电影中,沿用这种夸张的表演风格,最大程度地还原“老猪”的味道。
广州日报:作为一部二十周年的纪念电影,您认为本片侧重呈现的是情怀回溯还是创新突破?
陆锦明:这部电影将最大程度找回20年前“老猪”的那个味道,所以怀旧元素是我们优先考虑的,会加入以前很多的“老梗”。我们也融入了网友们的一些好玩的二次创作,在兼顾情怀的同时,尽可能融合一些新的元素。
广州日报:猪猪侠这个IP已经走过20年,从勇敢和善良的代名词,到如今很多年轻人心中的“嘴替”“表情包素材”,在您看来,他最具持久吸引力的特质是什么?
陆锦明:猪猪侠的核心依然是鼓励年轻人做自己,无论处于何种年龄段都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广州日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二十周年之际的猪猪侠,您会如何选择?畅想20岁后的猪猪侠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陆锦明:20岁之前的猪猪侠勇敢、纯粹、热血。永远带着一腔孤勇对抗困难,是陪伴一代人成长的“小英雄”。
20岁之后的猪猪侠成熟、包容、治愈。他不再只聚焦“打怪升级”,而是开始承载更复杂的情感与现实议题,既能理解成年人的压力,也能守护孩子的童真,成为跨年龄层的“情绪伙伴”。
广州日报:猪猪侠是从广州走向全国的动漫IP,您认为这一IP与广州这座城市之间存在怎样的文化共鸣与情感联结?
陆锦明:广州是一座兼具务实精神与包容气质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敢为人先、勇于追梦,这种城市品格与猪猪侠不畏挑战、坚韧乐观的草根特质高度契合。正如片中角色一样,无数普通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奋斗、实现理想。作为一名在广州出生和成长的创作者,我由衷希望借助这部作品,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活力传递给银幕前的每一位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