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新元给年轻人上课。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
广州康王中路、长寿东路十字路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望去全是珠宝玉器行当。这里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珠宝玉器集散地——华林珠宝玉器商圈(下称“华林商圈”),汇集专业市场9家、商户数万家,经营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行业年交易额千亿级。如今,华林商圈几乎家家都在做电商或线上相关业务。“破界维新文化传媒店”经营者李帅,正是转型的“引路人”。
2016年是电商直播元年,在多数人对“直播带货”毫无概念时,一次直播活动的统筹经历,让李帅敏锐捕捉到这一新兴风口。“这或是能持续发展的新赛道。”带着这份敏锐,李帅踏上了考察之路。传统珠宝玉器行业大多靠家族传承,毫无行业根基的他堪称“门外汉”,但广州做生意的务实风气、丰富的产业供应链与便利的物流条件,让他最终选定珠宝文玩领域,而拥有数百年积淀、汇集数千商户的华林国际,自然成了他梦想的起点。
一开始,面对新事物,仅有2家商家愿意将货送到李帅的直播间。为打破僵局,李帅用了“笨方法”:上午带着主播在各档口“走播”,下午就在市场通道公开打包发货。“看得见、摸得着”的交易场景,让路过的商家渐渐放下戒备——原来直播真能出货,且体量不小。信任的闸门一旦打开,合作商户便纷至沓来,李帅完成了从“试水者”到“领航者”的蜕变。
团队从账号代运营起步,逐步增加权威检测、快递发货、培训教育、一站式云仓及供应链对接等多元服务,为商家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撑。
消费者信任是线上珠宝交易的核心前提。针对消费者最担忧的“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问题,李帅联合平台与权威检测机构推出“一物一检”机制,建立专业实验室与云仓体系,对每件商品实施国标检测,并实现数据可溯源,完成质检、包装及发货,实现“一物一证”,既保障消费者权益,也为商家提供信任背书。
作为广州千年商都的一张名片,华林商圈历经百年而不衰,靠的正是无数个体工商户的适时而动。李帅观察到,近年来,单靠线下交易,不少商家已遇到经营困难,转型迫在眉睫。正如店名“破界维新”,李帅抓住了直播电商服务风口、成功创业,也带动每日数千商家活跃于直播间,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赋能。
在岭南非遗领域,也有一位“破局者”。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新元。王新元出生于江西一个裁缝世家,从小接触针线,高中毕业参军入伍,2001年,退伍后的他南下广州闯荡,后接触到广绣,并向粤绣名家梁国兴和吴玉珍夫妇拜师学艺。荔枝、木棉、孔雀是广绣的三大主题,但两位师傅开创性地把广绣技法运用到人物肖像、风景画中,给了王新元很大的启发——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非遗才有生命力。
王新元创新的步子迈得比师傅更大:他以名画、文物青铜器、人物肖像、军事、动漫等为主题,从题材、技艺等多方面推动广绣的创新;他开发带有广绣元素的首饰、台灯、果盘、车载香薰等,让广绣这门古老的技艺与时尚、科技、生活融合,走近大众。他还尝试“非遗进商场”的合作模式。王新元认为,市场的消费力才是非遗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往,广绣大多在家族成员、师徒之间口口相传、手把手教,这在新时代渐渐显现出“从业者老龄化、新生代不足”“会绣不会说、传授面不广”的被动局面。王新元很早意识到这一点,他建立广绣传承基地,持续开设广绣兴趣班、基础班,如今已带动400多位绣娘就业。此外,他带出80多名社会班的徒弟、100多名职业院校学生,推动更多有知识、有水平的年轻人加入进来,让广绣传承有了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