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个跨区城市组团总体规划草案公示

丹灶—白坭组团
如何重塑佛山发展格局?

广州日报 2025年09月24日 黄健源

  丹灶—白坭组团城镇空间结构示意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健源

  图/佛山市自然资源局

  近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公布了《丹灶—白坭组团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作为佛山首个跨区城市组团总体规划,该规划以丹灶—白坭组团为示范,首次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助力构建跨区统筹治理新机制。这一创新举措预示着佛山正以系统思维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跨区域协同发展的佛山方案。

  战略破局:

  跨区统筹,为“百千万工程”打造佛山样板

  丹灶、白坭两镇是《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跨区城市组团之一,也是环两江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佛山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如何破解行政区划带来的“协同难”问题,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丹灶—白坭组团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的公布,标志着佛山正在以创新的组团发展模式,为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打造示范样板。

  这一规划直面南海丹灶与三水白坭两地长期以来因行政壁垒导致的资源分散、产业同质、设施重复等突出问题,通过顶层设计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将两镇合共209.23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其中,丹灶镇142.54平方公里,白坭镇66.69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佛山将以坚持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原则,将丹灶—白坭组团建设成为留得住乡愁记忆的岭南魅力之乡,高效承接先进产业的广佛智造专业组团。

  空间重构:

  “两廊四脉”守底色,“一轴三心”促融合

  规划草案提出,丹灶—白坭组团以“三区三线”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为基础,统筹安排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构建“两廊四脉,一轴三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方面,构建“两廊四脉,一屏双核”生态格局,以西江、北江两条生态廊道为骨架,樵北涌、有为水道等四条生态水脉为脉络,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规划打造“一轴三心”发展格局,依托桂丹路—工业大道形成城镇融合发展轴,串联仙湖氢谷、丹金中心、白坭中心三大核心,推动两镇从地理相邻走向功能相融。更具特色的是,规划划定了十大发展片区,明确“南北产业、中部城镇、南部农业”的协同格局,避免同质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根据规划,丹灶—白坭组团将重点打造三大融合示范片区,形成战略支点:三水南站片区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打造产城融合门户;仙湖片区聚焦科创功能,塑造高品质滨水生活圈;聚龙湾片区协同物流体系,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这三个片区犹如一颗颗“战略棋子”,通过点状突破带动区域整体融合。

  产业跃升:

  聚焦“战新”集群 重塑制造版图

  规划草案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塑区域制造版图,为佛山“制造业当家”注入新动能。其中,明确培育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联系紧密、互相配套的产业生态圈。同时推动金属制品、智能安全、陶瓷建材、食品饮料四大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为保障产业发展空间,规划草案划定了35.69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控制线,充分体现了佛山坚守制造业、保障产业空间的战略定力。同时,划定产业主题鲜明,用地连片的产业社区14个,其中4个保留升级型产业社区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0个新兴导入型产业社区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城融合提升园区品质和生活配套。

  作为佛山西部重要的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组团依托丹灶货场升级改造和周边港口作业区建设,构建水铁公多式联运体系,将打造成大湾区西部强劲的增长极。

  记者观察

  佛山跨区融合试验的“三重突破”

  丹灶—白坭组团规划草案的最大亮点在于其“首创性”。它跳出了传统以行政区划为界的单打独斗模式,首次尝试在市级层面统筹两个不同行政区的镇街,进行全域性、一体化的空间谋篇布局。这不仅是佛山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一子”,更是全省落实“百千万工程”、探索跨区域协同治理新机制的前沿试验。其成败,关乎佛山能否真正建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其经验也必将为广东其他地区提供宝贵借鉴。

  记者留意到,规划巧妙地处理了“发展”与“保护”、“融合”与“特色”的辩证关系。通过“两廊四脉”的生态格局划定,守住了西江、北江的绿水青山,确保了发展的绿色底色。同时,没有追求“摊大饼”式的同质化发展,而是精准落子,在丹灶与白坭的交界地带打造三水南站、仙湖、聚龙湾三大融合示范区,分别承担“枢纽门户”“科创心”和“产业极”的功能。这种“棋眼”式的布局,旨在以点带面,用最关键的项目打通两镇融合的“任督二脉”,实现交通、产业、城镇功能的深度协同。

  该规划的雄心,绝不仅仅是两个镇的资源整合,更在于重塑佛山乃至大湾区西部的产业版图。规划明确将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核心动力,并布局“一核多区”的产业空间,有力支撑佛山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打造“大湾区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产业高地”。这意味着,丹灶—白坭组团正从广佛配套腹地,加速迈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组团,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担当”。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FSA6丹灶—白坭组团
如何重塑佛山发展格局?
黄健源2025-09-24 2 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