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体”大能量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梦谦、陈薇薇、林晓丽、许晓芳
小店卷帘门起落间,藏着城市最鲜活的烟火气。在广州,138.78万户个体工商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的“动脉”,一头系着万家灯火的“日子”。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这一群体的发展,以精准纾困为个体工商户“解渴”,用便民服务圈规划为民生“筑基”;助力个体工商户蓬勃生长的同时惠及周边居民,让衣食住行省心省力,日常所需触手可及。
街巷烟火里,藏着最实在的生活便利。海珠区江南西路的胖成餐饮,是街坊邻里的“味蕾乐园”。店主柳先生在广州创业时遇到资金难题,农行广州城南支行的“及时雨”助其快速步入正轨,既为其开立社保账户,又配以聚合码等服务,帮助柳先生轻松打理经营。如今店里的螺蛳粉香气,既延续着美味,又便利了街坊生活。
这样的小区粉店,正是广州便民生活圈的鲜活细胞。广州以规划先行绘就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蓝图,细分形成老年友好型、青年活力型、国际包容型和综合市民型四大生活圈类型。南沙区美新停车场地块,原是镇属工业用地,如今蝶变为商业街。80间商铺修缮一新,60间完成出租,许多餐饮、超市、汽修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个体工商户相继进驻,让地铁站旁的民生需求有了“近”距离满足。
个体工商户与政府部门携手共建便民生活圈,更让社区环境在协同中焕新提质。建设横马路30号楼栋老旧待改,个体户“梁新记”主动担责,与该楼栋12户居民商议改造方案,出资11万元完成350平方米楼道改造及设施修复,既解民生难题,也为便民生活圈建设添彩,实现共赢。
小个体,大民生。个体工商户们在便民生活圈中扎根生长,用烟火气温暖日常,以扎实干劲惠及民生,和邻里同频共振,与城市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