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 40年老饼店迎来最忙碌时段

一份“上品五仁” 圈粉三代街坊

广州日报 2025年09月21日 肖桂来

  手工制饼工序很多,图为包馅工序。

  随着中秋的脚步渐近,空气中悄然弥漫着糖与油的香味。在广州市番禺区市莲路石岗西村段,一块亮眼的招牌下人头攒动,这家陪伴了街坊40年的海记饼店,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也最热闹的时候。

  近日,记者走进这家远近闻名的老饼店,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叶诗岚、邵雅琪

  40年老店:“刻在骨子里”的传承

  走进海记饼店,古早的装修风格裹着月饼香气扑面而来。货架前,村民们正寻找着各自的“心头好”,而一旁的柜台后,店主胡氏兄妹正手脚麻利地给顾客装月饼。

  “老板,要两盒双黄莲蓉,帮我寄快递去黑龙江”“帮我装两个叉烧五仁,吃了几十年还是五仁的最香”……此起彼伏的声响中,藏着老顾客与饼店间多年的默契。

  “今年是饼店的第40年了,从父亲手里接过来超过30年,看着老街坊从独自来买到现在带着孙子来买,真是光阴似箭。”胡大哥拍了拍手上的面粉,目光不时地望向里间的操作区,数位工人正在不停地手工制作月饼。

  说起海记的故事,还得从胡大哥的父亲(海叔)说起。20世纪60年代,作为点心师傅的海叔就以一手美味的干蒸、烧卖而远近闻名,不仅如此,海叔还精通各种广式糕点的制作。后来,海叔便回到村里,开了一家饼店。

  “那时候我们兄妹三人都跟着爸爸学做饼,以前不比现在,所有做饼工序都要靠手,揉面、配料、包馅、盖模、烘烤……时间久了,做饼的技能就像是被刻进骨子里一样,定时定候就会被唤醒。每到中秋前夕,一家人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干。”胡大哥说。家庭式经营的海记,每年中秋都是一家几代人齐上阵。

  直击月饼制作:延续“传统味道”

  记者看到店铺里间的操作区内,包括胡大哥的妹妹在内的7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揉面的师傅双臂发力,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按压,搓成长条后被均匀地分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小剂子;包馅的阿姨右手托着饼皮,左手舀起馅料,轻轻一捏一转,饼皮就严丝合缝地裹住了馅心;盖模的师傅将一个个“素颜”月饼放进压模机,伴随着“嚓嚓”的声响,印有馅料名称的月饼就雏形初现。

  随后一个个排列整齐的月饼被送进烤箱,烤炉师傅就紧紧盯着温度和时间,差一分钟都不行。最后刷蛋液的环节,更是要均匀细致,蘸取蛋液的量和刷饼的力度是月饼上色均匀与否的关键,在老师傅年复一年的经验沉淀下,每个月饼都被快速精准地刷上蛋液,烤出来的月饼都金黄油亮。

  “这些工序看似简单,其实都是父亲传下来的手艺。我们就是希望能够延续这种传统味道,让更多的街坊朋友品尝到我们海记的味道。”胡大哥说,刚开始,饼店的月饼就只是卖给村里的街坊邻居,后来靠着实在的用料和地道的味道,慢慢积累了口碑,现在海记饼店的名声也走出了石岗西村。

  “上品五仁”畅销,每天都不够卖

  接过饼店后,胡大哥并没有急着改造,而是选择守住父亲留下的老手艺、老味道。胡大哥说,手工制饼的工序烦琐,揉面、拌馅、包饼、盖模、烘烤,每一步都有讲究,而现在基本上就是手工制作和机器生产协同配合。

  胡大哥表示,每年八月初一之前,每天新鲜出炉的月饼都是纯手工制作的。目前,店里以莲蓉、五仁、豆沙为主要馅料的产品就有20多款,还有水果馅料,每天大概做2000个。“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街坊邻里买来自己吃,手工制作还能跟得上。”

  八月初一之后,订单量就会成倍增长,胡大哥就将月饼生产交给机器。“我们的工场就在店铺旁边,一层负责做月饼,一层负责烘烤月饼,还有一层就是负责打包装。打好包装的月饼就会统一放在这个操作区里,顾客在前厅选,我们就在后面送。那十几天真的是干到昏天黑地。”胡大哥的妹妹说。

  当记者问起店里的畅销款是哪款时,胡大哥毫不犹豫地拿起架子上的“上品五仁”。胡大哥说:“这款‘上品五仁’每天都不够卖,上架没多久就要补货。一来是价格公道,二来是用料扎实。”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款月饼用料为叉烧、五仁,五仁为瓜子、松子、核桃、芝麻、杏仁,每一颗都是精挑细选的。叉烧为现烧、现包,咸甜的味型搭配坚果的油脂香和口感,一口下去“无得弹”。“材料是最骗不了人的,客人吃一口就知道了。”

  这一款传统月饼背后,是一家老店的真诚与坚守。

  小小月饼里,藏着团圆念想

  如今,海记的月饼依然是老味道:五仁月饼里的果仁颗颗精选,咬一口满是坚果的香气;双黄莲蓉口感绵密不甜腻,咸蛋黄流油起沙;豆沙月饼带着淡淡的陈皮味,那是胡大哥珍藏的老陈皮。

  正如胡大哥所说,用料扎实、价格公道、人情味浓正是海记饼店的魅力所在。

  40年的时光,海记饼店见证了石岗西村的变迁,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巷口的老榕树换了新叶,隔壁的杂货店变成了五金店,但海记的月饼香始终没变。

  采访完成临别时,饼店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刚出炉的月饼冒着热气,香气四溢。胡氏兄妹忙着招呼客人,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阳光透过玻璃窗,映着货架上的月饼,也映着街坊们的身影。

  有街坊表示,如今,海记的月饼已经不能用“好不好吃”来形容了,它是附近街坊的中秋念想。每年,只要这里开始排起长长的队伍,那必定是佳节快到了,随手买上几盒拿回家,阿妈都眉开眼笑。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A4一份“上品五仁” 圈粉三代街坊 肖桂来2025-09-21 2 2025年09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