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五大利好政策拥抱青年人才

广州日报 2025年09月21日 何颖思

  日前,“广州好揾工”南站大型招聘会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招聘会在广州南站举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摄

  百万英才汇南粤

  求职就业创业 广州护你周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启动在即,9月20日广州梳理五大利好政策,涵盖住宿、就业、创业、成长和生活服务等方面,以更优生态、更广渠道拥抱全国青年人才,共享机遇、成就未来。

  求职:小程序可申请最长30天免费住宿

  据悉,市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广州求职、面试、就业,可通过“青年优居·南粤英才驿站”公益住房小程序,申请最长30天免费住宿。

  此外,市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到黄埔区求职,也可申请入住黄埔区青年人才驿站,享受求职、入职“双15天”免费住宿服务。省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南沙区面试,可享800元交通补贴。

  就业:本硕博到南沙就业均有相应生活补贴

  据介绍,博士研究生到广州就业,可享10万元—20万元安家费。博士后出站到广州工作,市财政给予30万元安家费。

  此外,高校毕业生到南沙区就业和落户,可按本科生1000元、硕士研究生2000元、博士研究生4000元,逐月领取生活补贴,累计可领取30个月。高校在校生到南沙区重点企事业单位实习,可申请免费住宿和每月1000元实习补贴。黄埔区对留用实习生的用人单位,每留用1人最高补贴1万元。黄埔区、南沙区按每人1000元标准,支持企业新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

  创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项目补助

  高校毕业生在广州创立企业,可享1万元一次性创业资助,每年6000元、累计3年的租金补贴,以及个人最高50万元额度、最长3年期担保贷款,创办小微企业可享最高500万元额度,最长2年期担保贷款。“赢在广州”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给予最高10万元扶持资金;2年内在广州落地注册的,再给予最高20万元项目资助。入选广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项目补助。

  各区面向本区重点产业领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推出各类高“含金量”的资助、补贴、奖励等扶持措施,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即申即享。

  成长:科研、技能提升均有资助或补贴

  在广州市属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可享生活补贴36万元(流动站博士后叠加省资助后可享46万元)、一次性科研项目资助20万元。入选广州市“启航”“续航”“领航”计划的青年博士、优秀博士、科技菁英,分别可申请5万元、10万元、30万元科研项目资助。各类青年人才在广州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工作,均可无障碍申报职称评审,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最高给予3000元补贴。

  此外,南沙区对重点产业领域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给予30万元成长资助,对取得职称证书、执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港澳青年人才,按取得证书等级给予5000元至5万元奖励;对新药项目、医疗器械核心研发人才团队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企业人才定向委培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生活:全日制本科生可直接落户全程网办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广州,不限名额,无须排队,全程网办。无落户需求的国内“双一流”高校和境外著名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广州市人才绿卡,在住房、购车、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广州市民同等待遇。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可在广州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或租住人才公寓,在越秀、荔湾、白云、黄埔、增城、南沙等区工作的,还可申领购房补贴、房租补贴,或申请免费入住人才住房。

  非广州户籍的博士、博士后、留学归国人员等人才的适龄子女,可按户籍生待遇参加公办幼儿园电脑派位,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纳入政策性照顾学生范围。博士研究生通过竞价方式申领广州车牌的,给予全额补贴。广州市属博物馆向各类人才及随行家属免费开放,广州图书馆提供绿色通道、活动空间、数字图书馆、免费送书上门等服务。


  广东持续优化产业人才政策 助力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粤聚英才,粤见未来。“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推进以来,已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新一轮的秋季招聘活动也即将启航,为进一步夯实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广东在集聚现代产业人才、厚植科创项目生态,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环境等方面持续打出政策组合拳,广纳天下英才、汇聚众智众力。

  先进产业发展前景优

  广东是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之一,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68万台(套)、占全国44%。

  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在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支持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对产业人才十分渴求。广东各地出台各类政策吸引人才。其中,广州市黄埔区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企业给予紧缺骨干人才奖励名额,按照个人从其所在企业获得年度工资薪金分档奖励,每人最高20万元。深圳市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提供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和生活保障一揽子“政策包”支持,并鼓励人工智能留学人才在深创业,择优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

  科创项目资金支持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东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引进机制,以优越的科创项目成长环境吸引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其中,广州市对入选创新创业团队的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深圳市对入选高层次人才团队,最高补助1000万元,对入选杰出人才培养对象的人选,最高补助2000万元工作经费。惠州市对入选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业团队的项目,按五档分别给予200万元—1000万元项目资助经费。东莞市对获得国家级或大湾区创新创业大赛前三等次并落地东莞的创业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创投支持;对获得前三等次且来东莞创业的团队,最高给予100万元资金奖励。

  博士后培育平台支撑强

  发展平台是人才最为看重的核心资源。广东聚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搭建1185家学科专业齐全、行业分布广泛的优质博士后平台,其中依托企业设立的达697家,形成涵盖建站资助、进站资助、配套资助、学术交流资助、出站资助、奖励资助和入户等扶持措施的博士后服务保障体系,为博士后人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综合年薪最高57万元,出站成果突出的,可获得额外奖励,在站满18个月或出站1年内可按学校规定参评博士后副研究员。鹏城实验室推出在站3年—6年的“鹏城博士后”培养项目,综合年薪可达65万元,博士后投身前沿课题项目研究,使用最先进的实验设施,同时接受院士等顶尖科学家的悉心指导。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博士后享受重大任务支持和职业发展、学术交流、职称评定、出站留用绿色通道等一揽子特殊政策。

  拔尖人才保障力度大

  聚焦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广东大力支持企业吸纳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育一批支撑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产业人才。

  比如,广州市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属地保障其住房、就医等事项。深圳市对高层次人才,3年最高给予180万元奖励。佛山市对领军人才和青年储备人才依层次不同,给予60万至1000万元不等扶持。

  青年群体成长服务好

  广东坚持围绕青年就业创业所需,打造多元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为青年人才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以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为牵引,发挥56家留创园、967个人才驿站以及在中国港澳地区的国际人才驿站功能,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

  实施人才优粤卡政策2.0版,提供17项便利服务,目前已发卡超3500张。拥有622家创业孵化基地和84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可向入驻企业提供补贴申领、创业培训、项目展示、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创业服务,不少基地实现“拎包入驻、一键即享”。与此同时,广州、深圳、珠海、梅州、惠州、东莞等地纷纷为前来求职、实习、就业创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房源、保障性租赁住房、购房补贴、落户补助等支持。

  粤聚英才,粤见未来。广东“视人才为珍宝”,用真心诚意招引人才,用事业平台留住人才,热忱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有志青年涌入广东这片改革热土,在奋斗中实现人生梦、见证中国梦。

广州日报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A3广州五大利好政策拥抱青年人才 何颖思2025-09-21 2 2025年09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