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市南海区发布《南海区新型储能产业跃升计划》。
昨日,第28届广东省企业家活动日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大会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激励广大企业家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探索新型储能的发展态势和发展路径,推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当日,佛山市南海区发布《南海区新型储能产业跃升计划》,提出用六年时间构建“1+2+3+N”的立体化产业格局,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装备制造核心基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艺明
三年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链 供给侧重点建设项目211个
据介绍,“广东省企业家活动日”于1995年创办,由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举办,是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发展动力的重要平台。当日,大会现场举行了省企联新型储能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该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以链主企业或核心企业为牵引,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力量,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共同推动产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产融集合、协同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广东企业数超900万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7万家,涌现出华为、美的、大疆等一大批优秀企业,有力支撑了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广东在新型储能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2年10月至今,全省新型储能产业链供给侧重点建设项目共211个,总投资额超340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7000亿元。2024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链上9878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2.15亿元、同比增长8.0%,并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南海:构建“1+2+3+N”的立体化产业格局
当日,佛山市南海区发布了《南海区新型储能产业跃升计划》。大会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建设银行广东分行、佛山市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广东南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根据该计划,2025年至2030年,南海区将用六年时间构建“1+2+3+N”的立体化产业格局;以区内重点企业为链主,打造产业共同体;培育产值超100亿元龙头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2家,“四上”企业50家,专精特新企业40家,力争将南海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装备制造核心基地,为南海电力设备智造千亿产业集群筑牢支撑。
“1+2+3+N”的立体化产业格局是指构筑“1”个产业智库赋能支撑,“2”大科研平台攻坚破局,“3”类空间载体承载未来,“N个应用场景”激活市场。其中,“3”类空间载体是指“一带一园一基地”。即在西樵、丹灶、狮山三镇先期整备3000亩土地,打造新型储能产业经济带;规划1000亩土地,以南海产业集团九江产业园为先行区,打造先进储能装备制造核心区;规划500亩土地,引入循环经济龙头,打造大沥废旧电池绿色再生基地。至2030年,上述“一带一园一基地”的产业规模将分别达到300亿元、超100亿元及超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