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梅路农房外立面以灰色外墙为主。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马骏 通讯员金麻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麻涌镇了解到,该镇麻三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房连片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99栋民房将渐次披上“新衣”,长约6公里的堤防达标建设工程第四标段亦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仅聚焦于“防”更兼顾“生态”与“生活”,更将其打造成惠民新空间。
工程预计月底全面竣工
在麻三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房连片改造施工现场,有的民房正有序拆除脚手架,露出焕然一新的建筑立面;有的在进行外墙喷涂、破损修复和基层处理。
据现场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工程采用“分栋分段、多点作业”模式,主要包括墙面翻新、增加挑檐及腰线装饰、更换铁皮屋顶、翻新窗花等项目。“目前整体工程已完成90%,预计9月底全面竣工。”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本次改造工程涉及广麻大道(壆下坊牌坊至古梅乡韵牌坊)18栋房屋和古梅路(麻三段)两侧81栋房屋,共计99栋农房的外墙修缮改造。其中壆下坊至古梅乡韵牌坊段采用下红上白的配色方案,古梅路则延续周边建筑风格,以灰色外墙为主,并增设挂落和装饰阳台。
麻三村村民陈小姐高兴地说:“这几年麻涌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房屋变新了,街道更整洁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对麻涌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堤防变身惠民新空间
“安全线”也是“风景线”,这是麻涌镇堤防达标建设工程的生动体现。在该工程第四标段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各项作业。该工程负责人介绍称,第四标段起点位于马滘水闸左侧,终点至中远船厂旁,全线总长6.035公里,途经南洲村、大盛村,其中涉海段长约2.095公里。
工程不仅聚焦于“防”,更兼顾“生态”与“生活”。除对原有堤防进行加固及新建防浪墙外,还将系统建设绿化景观带、多处口袋公园,并在南洲村区域配套专用于应急防汛的停车场,实现防汛物资储备、抢险车辆停靠与日常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这些举措既强化了防汛应急响应能力,又为村民提供了更多休憩、健身与亲近自然的地方,成为惠民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