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绘以城市空间为载体。

岭南文化和十五运会元素是图案的重要主题。
昨天,“多彩全运·共绘广州”——广州青年手绘共创活动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从运动员冲刺的身姿到广东早茶“一盅两件”,从时尚元素到粤语“掂过碌蔗”,一幅幅十五运会主题元素和广州特色文化的画面呈现在天河体育中心的外围立柱上,为“白墩墩”穿上七彩新装。一场以城市空间为载体的彩绘艺术盛宴拉开序幕。
活动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主创,立邦、马利等品牌为此次活动提供支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除署名外)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
彩绘以十五运会色彩体系为主调
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即将到来之际,“服役”近40年的环体育中心水泥柱墩和周边街区也“焕然一新”,形成独特的城市公共艺术,助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本次活动设计由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许牧川教授统筹策划,环境设计系主任陈瀚副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主创设计,创作过程历经4次现场踏勘、11次图案方案迭代,从内容构思到主题策划,从设计实施文件深化到制作工艺改良等,在创意与实施过程中进行统筹。
设计主创团队根据现场251根柱墩的位置、尺度与数量,剖析周边环境的视觉与文化特征进行设计,为东南西北各区域的柱墩量身定制专属“色彩叙事”:东区聚焦“激情全运·光谱跃动”主题;南区突出“出彩广州·竞速幻彩”主题;西区传递“国球跃动·虹彩传承”理念;北区以“全民律动·生态循环”为创作主题。
现场共绘活动分3个批次,由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以及各艺术院校同学分批进行绘制,计划共138人次,在75根柱墩进行共绘创作。“我们从暑假就已经开始绘制,其中第一批次活动已由40位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对天河体育中心东北侧白色柱墩进行创作,计划9月20日把自创图案全部画上,共同打造一处独具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陈瀚说。
彩绘以十五运会的色彩体系为设计主色调进行幻彩渐变底色处理。图案主题巧妙融合了四大核心元素:从赛事历史底蕴到岭南文化精髓,从创意运动图标到十五运会元素。通过历届会徽、吉祥物,以及粤语俚语、广州地标等视觉语言,既深化了“精致街区”的文化内涵,更实现了彩绘艺术与城市建设的有机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