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展台。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

行李转运机器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

白云国际机场(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通讯员粤机宣 摄
9月8日,以“创新枢纽 全球机遇”为主题的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拉开序幕。
作为广州继2018年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后举办的又一全球性航空盛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家机场(其中国内机场集团及机场114家)、190多个民航关联企业的专家代表逾2000人齐聚珠江之畔,共赴这场航空盛宴。4万余平方米的五大主题展区同步开放,全方位展现全球民航的前沿科技与发展成果,为全球民航业搭建起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妍 通讯员机场宣
全球瞩目!“三会五展”打造新标杆
本届博览会由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民用机场协会联合主办、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创新采用“三会五展”模式,联动三大全球性会议与五大专业主题展览,构建起“会议+展览+研讨”的立体化行业交流体系。
其中,第七届ACI机场体验全球大会、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中英经贸联委会第十七次机场工作组会议同期举办。民航专业设备展、民航工程技术及新质生产力展、机场服务创新产品展、航旅文体融合展、空港产业经济新业态展等五大主题展区,集中呈现行业最新技术成果。
现场,“数字孪生机场平台”“智慧机场3D可视化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航班调度系统”等惊艳亮相。生物识别通关、行李智能追踪、VIP智能候机厅等服务创新产品重构旅客出行体验。航司主题航线与文旅IP联名项目、智能仓储设备与无人驾驶系统等,全面展现“航空+”产业融合新生态,彰显中国民航“硬实力”。
除“三会五展”外,博览会期间,在广交会D馆还将举办“智慧机场·数字建造”“跨境协同·生态共建:航旅融合新实践”“数智驱动·生态协同:构建民航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智慧空港经济:助推空港产业腾飞”等多场专题研讨会,民航精英与行业专家聚焦智慧枢纽建设、智驭设备应用、智聚空港经济等领域,分享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观点。
大咖云集!共话民航发展新机遇
开幕式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王瑞萍指出,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致力于搭建辐射全球的交流、发布与展示平台,彰显中国民航深化国际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治洲表示,广东机场集团将加快建设广州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民航产业体系,力争让广州的枢纽规模不断提能跃升,枢纽运行不断提效智联,枢纽经济不断提速集聚。期待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加强交流、凝聚共识,扩大枢纽合作朋友圈,打造枢纽命运共同体,让“创新枢纽”联通世界,让“全球机遇”赢得未来。
国际机场协会(ACI)总干事、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负责人、广东省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现场还进行了“2024年度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机场”和“民用机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授牌仪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等51家机场获评2024年度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46家机场获评民用机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
价值深远!多维效益赋能高质量发展
国际机场博览会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深化国际航空合作、强化区域互联互通的开放平台,也体现国家支持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战略布局。恰逢白云机场T3航站楼即将投运,更能吸引全球航司关注,为白云机场打造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提升枢纽能级提供有力支撑。
在促进交流与品牌提升方面,博览会会聚全球航空业精英,搭建中外机场及关联产业高端对话平台,通过合作洽谈与技术研讨促进国际标准对接、经验共享。
经济带动效应同样显著,博览会预计吸引3000余名中外参会、参展商代表来穗,为广州住宿、餐饮、交通等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为国内外机场与航司搭建营销平台,助力白云机场推广枢纽优势、开辟新航线。同时,“五大专业展区”联动民航全产业链企业,打造国内首个民航全生态展览平台,推动临空产业集聚与广州空港经济区发展。配套的航旅文体融合展览、城市观光等活动,进一步激活“航空+文旅”协同效应,为文旅融合发展添活力。
白云启航,通达世界。从“千年商都”的开放底蕴到“航空枢纽”的全球视野,广州正以此次博览会为纽带,串联起全球民航业的智慧与机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联通世界的“空中桥梁”,广州白云机场将借大会东风,进一步凸显国际枢纽地位,加速“5条跑道+3座航站楼”超大型格局成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航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