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档案
广州日报讯 (文/表 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在许多投资者的认知中,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收益理应接近。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不同产品之间的收益率表现往往存在明显差距,部分首尾差异甚至超过8%。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跟踪同一指数,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费率结构以及指数自身特点等因素,均会对最终收益产生影响,建议投资者优先选择管理能力强、费率低、流动性强的指数基金。
管理人能力、费率水平等会影响同类指数基金收益
Choice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至9月2日,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产品中,沪深300ETF博时、沪深300ETF易方达等收益率超15%,而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泰柏瑞等收益率在13%左右,首尾之间相差超3.5%;跟踪CS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的ETF产品中,人工智能ETF易方达比人工智能ETF平安的收益率高出8%。
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为何收益不同呢?“核心原因在于基金管理人跟踪指数的能力有所不同。”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分析,即便跟踪同一指数,不同基金的日常申赎情况各异,如何应对申赎波动、将申赎产生的现金及时配置到成分股中,十分考验管理人的运作水平,费用水平的不同也会直接导致基金费后收益有所不同。
此外,指数自身的特性也会影响跟踪难度,“如沪深300,其成分股稳定性较高且流动性较好,基金管理人大多能较容易地复制指数和进行组合调整。而聚焦细分领域的行业类指数,成分股可能存在流动性不足、价格波动剧烈等问题,会增加基金复制指数、调整组合的难度,对管理团队的精细化跟踪能力要求会更高。”崔悦说。
综合考量管理团队、运作流程及费用水平等
那么,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崔悦建议,投资者可从管理团队、运作流程及费用水平三个维度综合考量,以此判断产品能否持续、稳定地紧密跟踪指数。“指数投研人员的经验、任职稳定性等,以及一套高度自动化的指数跟踪系统往往是重要优势。此外,投资者选择费率更低的产品,能有效减少对投资者实际收益的侵蚀。”崔悦说。
有基金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要看基金的跟踪误差、成交量等,优先选择跟踪误差比较小,以及成交量比较高的产品,这样的基金能够比较好地把握到指数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