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_b.jpg)
你的英姿,我的荣光;你的威武,我的自豪!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掷地有声、字字铿锵的话语,激荡在中华大地上,激荡在亿万人民心中。
三军浩荡,声如千骑疾;铁甲生辉,气卷万山来。在这场“国之大典”上,共有45个方(梯)队接受检阅,多数武器装备首次亮相,规模堪称空前。当阳光照在鲜艳的国旗上,当坚实而响亮的步伐响彻天安门,当一件件大国重器闪亮登场,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自豪与自信在此刻奔涌升腾。
这场全民共赴的精神接力,在广东、广州激起了巨大回响。在曾见证广东地区日军签字投降仪式的中山纪念堂,银发苍苍的老兵与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并肩而坐,一同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激昂奋进的力量;在市直各机关单位,无数党员干部的目光中闪烁着同一种共鸣,那是对先辈浴血奋战的感恩,更是对建设祖国忠诚担当的传承;在线下影院,观众感受了一把在大银幕观看盛大仪式的震撼,“刚才不知不觉看得流泪了。作为中国人,我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感到非常自豪。”
这一刻,江河涌起波澜,山岳为之震颤;这一刻,铭刻煌煌史诗,托起泱泱宏愿。
这是一次捍卫历史的纪念。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捍卫历史真相、明辨大是大非,才能让历史成为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透过“历史之墙”,回望岁月风雨如磐——我们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我们不会忘记,从碧血淞沪到华南游击,从竹帽下的铮铮铁骨到侨胞的赤子之心,无数南粤子弟同担风雨、共赴山海,扛起家国担当、捍卫了民族尊严。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军民奋起抗战、浴血抗敌,整个民族众志成城,一寸山河一寸血,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为民族争取独立,为世界守卫和平。这场战争已经远去,但“血写的事实”和历史的启迪永不改变、永不湮灭。
这是一场激越豪情的盛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阅兵历来是每个国家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重要仪式,以这样的国家仪式告慰先烈、致敬英雄、守望记忆,也让每一个人深深体会到自己与国家、与民族、与历史,与那些宏大叙事的紧密联系。这一刻,无数人自发转发阅兵视频,感慨“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惦念“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所愿”。一次庄重的纪念,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筑牢了我们时代的价值基座、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这是一份守望和平的誓言。
每一次对历史记忆的打捞、回望,对于镜鉴现实都有着特别的意义。胜利荣光从未褪色,和平信念历久弥坚。中国人民以一次盛大阅兵纪念胜利,这不仅是对自己历史记忆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中国人民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
回望,是为了穿透岁月、烙刻记忆;缅怀,是为了汲取力量、接力前行。八十载光阴流逝,虽硝烟散尽,然记忆不曾褪色,精神依旧闪耀。铭记历史昭示的深刻真理,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的勇气在此、信心在此、信念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