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英雄城最鲜亮的底色。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承载着浴血抗争的烽火记忆,赓续着革新求进的民族之魂。忆往昔,红色火种燎燃羊城大地,从三元里抗英斗争到中共三大召开,从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爆发广州起义,革命烈火生生不息;看今朝,红色基因焕发新生,从改革开放的敢为人先,到如今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从塑造红色城市IP到唱响“英雄花开英雄城”的时代赞歌,开拓创新路上勇往直前。百年峥嵘岁月,百年精神传承,红色血脉早已深深融入广州城市的肌理,红色文化在羊城大地代代相传、薪火相承。
那一抹红,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浸染而成。
逾百年前,面对外敌入侵,广州三元里人民奋起反抗,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壮丽史诗。
在这片为追求民族解放而英勇战斗的红色热土上,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开启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先河,推动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广州中山四路42号,红墙黄瓦间,历史的钟声依旧回荡。这里是广州农讲所,一座承载着革命星火的古老殿堂。近百年前,由毛泽东担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就在这里举办,为党培养大批农民运动干部、推动革命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烽火岁月中,广州这座英雄城不断书写红色传奇。1927年深冬,三声沉闷炮响划破凌晨寂静,宣告广州起义正式爆发。这场震惊中外的伟大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了民众的斗志。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无数广州人民投身抗日救亡洪流,为筑牢中国南大门树起坚实屏障,谱写了一首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那一抹红,是新时代奋进广州的精神图腾。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红色精神代代传承。昔日之广州,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与牺牲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今日之广州,一个个勇立潮头的开拓者,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大胆创新、奋发进取,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不断开创广州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溯精神之源,走奋进之路。新时代新征程,红色精神是广州永葆奋斗激情、勇于开拓创新的不竭之源。放眼广州城,红色印记遍布这片热土。目前,广州全市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总数居全省第一。这一处处耀眼的红色地标,记录着一段段热血飞扬的峥嵘岁月,诉说着一个个令人动容的红色故事,犹如璀璨繁星装点着历史的星河,造就了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底蕴。
立足“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广州以创新方式挖掘红色文化、擦亮城市红色底色,打造“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引导群众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异彩,让红色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让红色基因指引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让红色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英雄花似火如炬,英雄城全城“红”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已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8万场次,线上线下参与超2亿人次,成为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创新标杆,掀起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热潮。
木棉树下,英雄城里的红色故事仍在续写,引领广州迈向更加火红的未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章程)
出品:许芳、柳剑能
策划:赵东方、余靖
版面统筹:黄颂豪、罗宇、石善伟
编辑统筹:王月华、嵇沈玲、郑金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除署名外)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海国(除署名外)
本版历史照片翻拍自《历史的烙痕:抗战时期广州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