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各地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

七夕佳节践文明 多彩活动扬新风

广州日报 2025年09月01日 章程

  “‘七夕天河 激情全运’2025广州乞巧·七夕非遗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天河‘艺+1’文艺志愿火炬行”活动现场。

  从化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室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 亲子花艺感恩活动,吸引近20个家庭参与。

  我们的节日·七夕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章程 通讯员穗文明

  浪漫七夕,文明共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佳节,寄托着人们对爱情与家庭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更是传递新时代文明婚恋观和优良家风美德、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全运乞巧打卡、七夕知识擂台、珠绣技艺体验……连日来,广州市围绕“我们的节日·七夕”,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了一系列浸润心灵、传递文明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沉浸式”感受七夕民俗之美,传递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乞巧文化融合全运元素 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

  缘定七夕,情满全运。8月29日,广州市民政局、海珠区人民政府、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一场充满运动气息的集体婚礼。新人们身着运动风婚服在广州塔450米户外观景平台、海心桥和广州塔广场进行婚礼仪式,共同许下一生一世的美好诺言。

  七夕牵手全运,浪漫惊喜不断。8月27日晚,值七夕佳节来临之际,由广州市天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广州市天河区委宣传部指导,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天河区珠吉街道办事处主办的“七夕天河 激情全运”2025广州乞巧·七夕非遗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天河“艺+1”文艺志愿火炬行活动,在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办。活动现场,一场独具特色的“文艺志愿火炬传递”拉开序幕,在热烈的欢呼声中,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冠军和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冠军陈一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潘剑明以及文艺志愿者代表们共同传递火炬。观众们感受全运精神的激情涌动,领略文艺志愿服务的风采。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周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将体育元素、家风文化与传统民俗深度融合,以“助力全运·七夕盛启”“七夕鹊桥·全运足迹”“汉风国潮·得巧天河”“星河市集·活力天河”四大主题串联起系列活动,让千年乞巧习俗焕发新生命力。

  巧手迎全运,粤韵颂七夕。8月22日,由广州市黄埔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穗东街道办事处主办的“艺创全运 魅力非遗”——2025年黄埔乞巧文化交流活动在黄埔区穗东街道庙头张氏大宗祠拉开序幕。此次活动以200余件匠心巧作、三代乞巧传承人的指尖技艺、18组主题贡台,将千年民俗与第十五届全运会、粤剧文化创新融合。其中,在“全运主题”上,巧手们用泡沫、彩泥、木材、扭扭棒等材料塑造出运动员的矫健身姿,再现了乒乓球、足球、体操等运动场景,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拍照。一位年轻观众惊叹道,“传统的乞巧工艺能够与全运会和粤剧文化结合,我就像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创新课”。

  文明婚俗话七夕 和谐家风共传承

  解七夕民俗密码,树文明婚育新风。8月24日,广州市妇联、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教育局通过羊城父母学堂“家有传承”系列课程活动,对经典爱情元素进行解读,帮助家长明晰健康婚恋观的构成要素,为自身及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引导大家在现代社会坚守真爱,收获幸福美满的婚姻。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8月29日,“爱在七夕 欢歌越秀”2025越秀区“我们的节日·七夕”文明实践活动在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温情开幕。活动紧扣七夕节相亲相爱、家风传承的文化内涵,深化“文明路上讲文明”品牌,精心设计沉浸式体验场景,让“鹊桥”从传说走进现实,传承好家风,涵养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当日活动特别邀请了文明家庭以及金婚、银婚伉俪代表来到现场。无论是相伴五十载的金婚伴侣,还是共同走过二十五年的银婚夫妻,他们在岁月中积淀的深厚感情与相处智慧,如同古老传说中的爱意璀璨星辰,照亮今夕。其中,金婚伉俪陈伯和刘姨分享了他们半个世纪的婚姻感悟,真诚地说:“婚姻长久的秘诀,在于始终保持双方的良性沟通、毫无保留的彼此坦诚,以及包容理解的相处之道。”据悉,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总工会、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广州市工人文化宫、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是越秀区深化“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又一举措。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让居民群众感受乞巧魅力,8月23日,第113期文园学堂“我们的节日·七夕:巧手缀珠迎七夕”活动在位于荔湾区的广州文化公园奕苑举办。本次活动特邀“广州市百佳美术教师”伍丽芳老师担任主讲,家长和孩子们共同体验了一场融合七夕民俗与珠绣技艺的文化盛宴。为让千年民俗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广州文化公园还举办了公益相亲活动、七夕主题歌会等精彩活动,持续传播七夕文化内涵,为市民群众打造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七夕佳节。

  为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教,8月23日,由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明办、区文广旅体局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七夕”亲子花艺感恩活动在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室举行,吸引了近20个家庭参与。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随着专业花艺老师的示范,纷纷动手实践,为父母送上自己制作的花艺作品,并表达了感恩。在场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让孩子们锻炼了动手能力,了解更多知识,自己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陪伴孩子、放松心情的惬意时光,也更加深刻体会到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沉浸式体验七夕魅力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七夕佳令传非遗,千年乞巧扬新风。8月27日,“享非遗·乐有余”2025年非遗传习传播系列首场活动——“弦动星河”专场,在白云区金沙街卧云庐举行。本次活动由白云区文化馆(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金沙街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以“非遗+七夕”为主题,通过艺术展演、手工体验与知识互动等多种形式,带领观众开启一场视听与体验的文化之旅。现场还设置了“七夕知识擂台”互动环节,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在传统节日七夕来临之际,各区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举办了雅致的手工制作活动。8月28日,花都区新雅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巧手绣七夕 针线传真情”七夕主题活动在此温馨开展。本次活动由花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花都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新雅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旨在让群众在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传递真挚情感。活动现场,广绣传人讲解七夕节由来与刺绣文化历史渊源,还现场展示广绣、珠绣等传统刺绣技艺的精妙之处。实践环节中,参与者纷纷拿起针线,绣制七夕主题作品。

  摆乞巧、睇大戏、设宴聚餐……番禺区石碁镇凌边村拥有深厚的乞巧文化底蕴,村内还专门建有乞巧文化广场,广场中间矗立着牛郎织女的石雕。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村里热闹非凡,传统习俗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今年七夕佳节期间,凌边村举办“弘扬乞巧文化 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凌边村2025年乞巧文化节”活动,众多精美的乞巧作品在松谷祠堂、凌氏宗祠展出,并在凌边会堂奉上精彩的粤剧演出供大家观赏。

  浪漫七夕,音乐为媒。8月29日至30日,“湾区港乐夜——港风金曲·南沙七夕音乐会”在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厅举办,以经典旋律激活夜间经济新动能,为广大市民群众献上一场缤纷多彩的文化视听“盛宴”。

  为展现七夕佳节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内涵,8月26日晚,增城区仙村镇联合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下境村民委员会等,在下境村举办以“缘聚七夕·情满下境”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晚会节目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纷呈,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8月28日晚,下境村还在四帅古庙举行“摆七姐”活动。据悉,下境村“摆七姐”传统已有100多年历史,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特色。

  传承文明,爱满七夕。连日来,广州开展的一系列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带领市民群众重温民俗古韵,传播文明新风,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点亮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广州日报广州文明导报A8七夕佳节践文明 多彩活动扬新风 章程2025-09-01 2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