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置地创新帮扶模式

以文旅研学助推高州发展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29日

  粤海置地大湾区多个项目的业主家庭参与了此次研学。

  以一场穿越千年的荔枝之旅,看文化如何为经济发展赋能。8月23日、24日,由粤海置地与广州日报·岭南少年报联合主办的高州公益亲子研学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为主题,来自粤海置地大湾区多个项目的业主家庭,通过两天一夜的深度体验,亲身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悉,自2024年以来,粤海置地积极响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以乡村旅游为发力点,持续开启独具特色的高州公益研学之旅,从文旅赋能、直播推广、集中展示等多个维度,精准对接高州所需,进一步探索帮扶新路径,助推高州经济、城市发展。

  探寻荔枝文化 感受乡村变迁

  首日研学活动以荔枝文化为主线,带领大家开启了一场独特的岭南文化之旅。

  在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古荔园之一高州贡园,孩子们好奇地围着古荔枝树打转,听着讲解老师说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眼睛里满是光亮。广东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服务区柏桥服务区,以“荔枝枝蔓”为灵感设计,蜿蜒的天桥像极了荔枝枝条,把景区、服务楼、荔林和村庄碧道串在了一起。中国荔枝博览馆则成了亲子家庭们探索荔枝文化的又一好去处。跟随珠江水系的脉络展示,大家探寻着荔枝从云南秘境到岭南大地的传奇旅程。“‘日啖荔枝三百颗’我之前背过,现在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小朋友们兴奋地和同伴分享着自己的发现。

  第二天,亲子家庭们走进冼太庙。庙内的石碑上,静静镌刻着冼夫人的丰功伟绩。孩子们专心地听讲解老师讲述冼夫人的故事:她平定叛乱、安抚百姓,即便年岁已高仍心系家国,当地民众为了感念她,世代传承着对她的尊崇。最让大家期待的,莫过于观看高州木偶戏表演了。由陈武基师傅带领的泗水堂华木偶戏班早已做好准备,随着锣鼓声响起,一个个木偶在艺人指尖“活”了过来,一出《刘定金招亲》趣味连连,家长和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着。表演结束后,小朋友们还化身岭南少年小记者,采访了泗水堂华木偶戏班班主林镜立。“林爷爷,您什么时候开始学木偶戏呀?”“您为什么要学木偶戏呀?”小记者们的提问颇为专业。

  研学活动虽然只有两天,却让亲子家庭们在高州的土地上,既触摸到了荔枝文化的温度、乡村振兴的活力,也感受到了先贤精神的厚重、非遗技艺的鲜活。

  多种帮扶模式 兑现湾区美好

  “希望通过这类活动,让更多城市家庭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粤海置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研学活动是粤海置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

  实际上,“公益研学”只是粤海置地“‘百千万工程’——高州帮扶行动”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以高州荔枝干、高州龙眼干为主题,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特色礼品,通过香港粤海华美湾际酒店等渠道走向世界,而在粤海置地大湾区六城八个项目的售楼处展点,高州推广则成为常态,推动采购助农帮扶高州特产,为高州经济振兴贡献粤海力量。

  作为粤海置地最为核心重点的企业行动,“‘百千万工程’——高州帮扶行动”的多种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未来粤海置地还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的帮扶新路径,以自身社区建设经验为城乡协调发展贡献力量,兑现湾区美好生活。

  专题

广州日报经济周刊·焦点A11以文旅研学助推高州发展 2025-08-29 2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