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文静
昨日,全国工商联于辽宁沈阳揭晓了“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本次评选是全国工商联组织的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参与调研的企业为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排名前500位的企业构成了“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记者注意到,广东共有51家民营企业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广东民营企业中,营业收入总额千亿级企业共12家,分别是华为、比亚迪、腾讯、美的、顺丰、格力电器、TCL科技、TCL实业、神州数码、海大、唯品会、温氏,前10强中广东企业占3席,分别是华为、比亚迪、腾讯。
作为广州市培育出的首个千亿级龙头企业,海大集团凭借稳健的发展实力登上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4位。2024年,海大集团保持稳健发展,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核心主业饲料销量2652万吨,同比增长约9%,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海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88.31亿元,饲料销量约1470万吨,同比增长约25%,创历史同期新高。
榜单显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分列名单前三名。据介绍,本年度民营企业500强的入围标准提升至270.23亿元;这些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达43.05万亿元,净利润总和为1.80万亿元,其中,营收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有105家,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有11家,此外共有29家“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入围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报告显示,在民营企业500强中,有72.80%的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壮大乡村富民产业。65.40%的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在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公益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消费帮扶和就业帮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79.00%的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活动,捐赠总额为104.76亿元。
民企研发费用与研发强度再次双增长
民营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过去一年,民营企业整体研发费用与研发强度再次双增长。其中,民营企业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据了解,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当前500强企业拥有72.16万件有效专利,较上年增长8.23%,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增长12.42%。报告显示,在研发投入榜单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华为、腾讯、阿里巴巴、比亚迪、吉利控股、小米、蚂蚁科技、百度、美团、宁德时代。互联网公司占据其中半壁江山,腾讯蝉联互联网行业研发投入第一。
此外,研发费用超百亿元的500强企业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体现了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在税收和就业两方面作出显著贡献
从社会贡献看,民营企业在税收贡献和拉动就业两方面表现显著。报告显示,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纳税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4家,占500强比例为4.80%。
在纳税方面,共有三家民营企业纳税总额超过500亿元,分别是腾讯、荣盛控股、比亚迪。腾讯以591.87亿元的纳税总额位列第一。在纳税前20名的互联网企业中,京东集团、蚂蚁科技榜上有名,分别纳税达164.85亿元、118.53亿元。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企业500强吸纳就业总人数达到1109.12万人,户均2.22万人,就业人数超5万人的企业有48家。民营企业500强吸纳就业人数前五大行业分别为汽车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就业人数合计为523.61万人,占500强就业总人数的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