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七夕节,你在银河东,我在银河西,迢迢银河两岸情,鹊桥搭起相思路,一夜相聚,成为人间美谈。因为七夕有乞巧的风俗,七夕节也叫乞巧节。
小时候,每年的七月初七晚上,奶奶总会领着我坐在葡萄架下,手里摇着一把大蒲扇,给我讲银河里的故事,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奶奶指着天空那一道白色的玉带,说那就是天河,又告诉我哪是牛郎星,哪是织女星。奶奶说,七夕那天很少看到喜鹊,因为喜鹊都去天河为牛郎织女相会架天桥了;奶奶说,七夕晚上躲在葡萄架下能偷听到牛郎和织女说话。倘若听到了,日后便会拥有一份千年不渝的爱情。还说七夕那天会下雨,那是牛郎织女流下的相思泪。那样静谧的夜晚,听着奶奶的故事,内心充满了无数的遐思。人在葡萄架下,心早已飞到了那神秘的鹊桥之上。那时候,不懂得伤心与悲情,不懂得人世间的离愁别恨,只感觉那样的故事如梦似幻,牵着人无数的思绪。
有几次,天真的我还真信了奶奶的话,躲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说话。可是无论我如何屏息静气也听不到只言片语。我缠着奶奶不依不饶。奶奶说,只有学习好的孩子才能听到,以后我就拼命地学,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一直是班上最好的。长到十六七岁时,每年的七月初七,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相约一起包饺子,把一根花针、一颗红枣和一枚铜钱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结束后,我们聚在一起吃水饺,说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吃到钱的就有福。
千年相思七夕夜。七夕,被赋予了一种美丽的人文情怀,成为古代文人争相吟咏的题材。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白居易的“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都婉约惆怅,余味隽永。最感动的就是秦观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借写牛郎织女的离愁,衬托词人自身的绵绵别恨,最后两句使词的意境升华,成为千古名句。
当一个日子,因赋予了感人的故事,又备受无数文人墨客青睐的时候,这个日子,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七夕,就是这样。不仅被文人墨客吟咏,也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温馨浪漫的色彩。尤其是这些年,七夕的节日气氛有增无减。七夕夜,爱情在天上,也在人间。天上人间相爱的人儿,都守望着这一刻的来临,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心中的爱恋,诉说着柔情缱绻。祝愿天下有情人相爱到永远。(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