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七夕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28日 王同举

  小时候常会仰望夜空,看月亮时隐时现,看繁星点点,总觉得那遥不可及的世界奇妙而又神秘。

  记得有年七夕,我陪外公在屋前闲坐。外公指着夜空最明亮的一角对我说:“看,那是天河,牛郎织女今晚在这相会。”

  “能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吗?”我好奇地问。

  “水井边,葡萄架下,都能听得到,不过,要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听。”外公说。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听七夕”。能听到牛郎织女说话的声音,那该是多么奇妙的事啊。从此,心里对七夕充满了期待。而真正意义上亲历“听七夕”,就有那么两次。

  第一次是约了村里几个小伙伴,趴在水井边上“听七夕”。

  村头有一口废弃的水井,据说已经有些年头了。水不深,井水清澈,凉气袭人。水井四周爬满了藤蔓,井沿结着碧绿的青苔,井底时常有蛙鸣。入夜,小伙伴们围着井沿,五六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屏息静守,悄悄地往井内探视。静静守候了一会儿,什么奇特的事儿也没有发生,大伙未免有些失望。月华如水,凉风拂面,远处的水田,蛙鸣阵阵,水井四周却是一片寂静。水面平静如镜,没能看到传说中的鹊桥,也没能看到牛郎织女,只有一轮明月和几个小脑袋的倒影。

  隔壁的二娃把脖子伸得老长,手指贴在唇边,“嘘”了一声,神秘兮兮地说:“我听到了,我听到了!”正当我们兴奋不已时,一只青蛙从井壁蹿出来,肚皮贴着水面发出“啪”的声响。原来,二娃听到的不过是青蛙捕食时发出来的声音。明白真相的小伙伴们气炸了,小拳头雨点般地落在二娃肥肥的屁股上。在二娃作假似的哀号声中,小伙伴们很满足地拍拍身上的泥土和草渣,四散回家。

  第二次“听七夕”,是在一个南方小城。

  那年,我被公司派遣到一个小城开展为期半年的前期筹备工作。我加入了当地某个文学群,结识了一个名叫秀的女孩。时逢七夕,秀邀请我到湖畔公园暂坐。月色溶溶,湖畔四周的草木笼上了一层银白。微风掠过湖面,泛起层层褶皱。

  秀望着高悬的天河,问:“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了吗?”

  我知道,秀说的是牛郎和织女。仙音遥遥,终究不可期,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美妙的夜晚,我听到了清风掠过草尖的声音,我听到了月光洒落湖面的声音,我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可是,我什么也不能说。派遣工作即将结束,我很快就要离开小城了,什么也不能带走,什么也不能留下。我拿起一块小碎石向湖面抛去,水面激起涟漪,瞬间又重新陷入平静,如同几朵刚刚绽放便凋零的花。我看见一轮明月在她的眼眸里逐渐黯淡。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年年七夕,星河灿烂,月华如昨,但昔日的时光印记早已在心底留存。

  河汉清浅,月色浮动,星光点点。梦里会有月亮的身影,会有彩虹般梦幻的鹊桥,飞跨天河。

  (王同举)

广州日报闲情·健康A11听七夕 王同举2025-08-28 2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